当前位置:主页 > 普通外科 > 文章内容

胫骨结节骨软骨病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2-11-01 18:56浏览:

胫骨结节骨软骨病(胫骨结节骨骺炎,Osgood-Schlatter病,骨软骨炎,胫骨粗隆骨软骨病,牵引性骨骺)

【病因】

  (一)发病原因

  胫骨结节骨骺是胫骨上端骨骺向前下方延伸的舌形突起。此骨骺为一牵伸骨骺,有髌韧带止于其上,使它承受经常的牵伸张力。胫骨结节骨骺约在11岁时出现胫骨骨突骨化中心,约16岁时,结节的骨化中心与胫骨上端骨骺的骨化中心融合。18岁时,胫骨结节与胫骨上端融合。在18岁以前,该结节与主骨之间有一层增殖的软骨联系。在软骨下方,新骨比较薄弱。强有力的股四头肌收缩可致本病。

  (二)发病机制

  本病发生于骨骺未闭合前的青年生长期,该处的血循环来自髌韧带,而股四头肌发育较快,肌肉收缩使髌韧带的胫骨结节附着处张力增高并肿胀,引起胫骨结节骨软骨炎。剧烈运动或外伤可导致胫骨结节积累性劳损甚至发生撕脱骨折,从而影响血循环,造成骨骺的缺血性坏死。由于成纤维细胞的分化和成骨细胞的活跃增生,髌韧带及其附近的软组织可出现骨化,并有新生小骨出现,位于胫骨结节的前上方。这些新生小骨的组织学表现与骨化性肌炎的骨化组织完全相同。由于髌韧带的牵拉,胫骨结节处的成骨细胞活动,促进骨质增生,使胫骨结节增大,明显向前突出。胫骨近端骨骺可早期融合,以致在骨骼成熟后引起高位髌骨和膝反屈等并发症。

【症状】

  症状:

  本病好发于11~15岁的男孩。以膝痛为主要表现,行走时明显。在做奔跑、跳跃运动使股四头肌收缩时,以及上楼、用力伸膝或跪地活动压迫骨骺时,疼痛加剧。疼痛明显时可导致跛行,疼痛可持续数月或数年。骨骺完全骨化后,疼痛可消失。检查可发现胫骨结节隆起、坚硬,在髌韧带附着处有增厚和肿胀,并有明显压痛。在股四头肌抗阻力伸膝时,疼痛或压痛明显加重。成年后,遗留1个无症状的隆凸,偶尔在髌韧带处有1个疼痛的小骨片,或形成高位髌骨。

  诊断:

  根据年龄(18岁前)、强力运动史、膝前部疼痛为主要症状,休息后减轻,运动后或压迫局部疼痛加剧,有时可有跛行、局部隆起、坚硬、压痛(+)抗阻力伸膝时疼痛明显加重,即可诊断,X线片亦有助于诊断。

【饮食保健】

 

【护理】

  胫骨结节骨软骨病多发生于新兵入伍,由于训练不当所造成,为预防此类疾病的发生,应当采取合理的训练方法,循序渐进,运动强度由小到大;提高带兵素质,切忌为出成果而盲干,硬干的现象;治疗要彻底,复查要及时,避免因过早运动造成胫骨骨骺再次损伤。

  科学锻炼身体,做好练前准备,不要过度地跑、跳、蹲,循序渐进,避免损伤。

【治疗】

  1.急救(缓解措施);

  大多数病人只要减少活动2~3周即可。症状严重者需用伸直位石膏托固定4~6周,后再用理疗以恢复膝关节伸屈活动。但恢复膝关节剧烈活动,则至少要4个月之后。   如果反复发生疼痛及膝功能障碍,而且年龄较大者,应采用手术治疗。可将髌腱劈分,用一薄骨刀在中线将胫骨结节的两侧皮质翻开,用锐利的刮匙将碎屑抓刮干净。再将皮质缝合原处,这样可解除疼痛,并使过分突出的胫骨结节缩小到正常的形状。

【检查】

  无相关实验室检查。本病的辅助检查方法主要是X线检查。

  X线片早期可见胫骨结节前上方髌韧带附着处软组织肿胀、肥厚,有时可见钙化或骨化碎片;中期可见胫骨结节骨骺呈舌状,密度增高,不规则,边缘模糊,呈现点状或游离骨片状,或向前方移位,形成骨赘,甚至完全碎裂,与骨干分离;晚期可见游离骨片更加显著,胫骨结节呈不规则的碎块增生融合。

【鉴别】

  本病诊断不难,但需与正常胫骨结节变异的情况鉴别。胫骨结节骨骺的供血来自髌韧带动脉,在发生缺血坏死后,可引起髌韧带及软组织骨化和胫骨结节的增大,前突引起的附件滑囊发炎,是胫骨结节软组织肿胀的原因。正常胫骨结节变异大,可有多个骨化中心,形状各异,应注意鉴别。还需与髌骨软化,膝关节积液相鉴别。

【并发症】

  本病可能有两个晚期并发症:

  ①由于胫骨结节骨骺向上拉脱,股四头肌止点上移,使髌骨的不规则面与股骨下端接触而易发生骨关节炎。可在股四头肌收缩时拍摄双侧侧位X线片,观察髌骨的位置是否一致,如有移位宜手术纠正。

  ②胫骨结节的异常骨骺,早期与胫骨上骨骺融合而造成膝反屈。

  ③高位髌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