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普通外科 > 文章内容

肩峰下滑囊炎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2-11-01 18:54浏览:

肩峰下滑囊炎(肩峰下囊炎,三角肌下滑囊炎,三角肌下囊炎)

【病因】

  (一)发病原因

  可因直接或间接外伤、冈上肌腱损伤或退行性变、长期挤压和刺激所致。

  (二)发病机制

  肩峰下滑囊又名三角肌下滑囊,分为肩峰下和三角肌下两部分,两者中间可能有一薄的中隔,但大多数是相通的。滑囊将肱骨大结节与三角肌、肩峰突隔开,使肱骨大结节不致在肩峰下面发生摩擦。

  肩峰下滑囊炎(subacromial bursitis),可因直接或间接外伤引起,但大多数病例是继发于肩关节周围组织的损伤和退行性变,尤以滑囊底部的冈上肌腱的损伤、退行性变、钙盐沉积最为常见。肩峰下滑囊由于损伤或长期受挤压、摩擦等机械性刺激,使滑囊壁发生充血、水肿、渗出、增生、肥厚、粘连等无菌炎症反应。

【症状】

  1.一般症状 疼痛、运动受限和局限性压痛是肩峰下滑囊炎的主要症状。疼痛为逐渐加重,夜间痛较著,运动时疼痛加重,尤其在外展和外旋时(挤压滑囊)。疼痛一般位于肩部深处,涉及三角肌的止点等部位,亦可向肩胛部、颈部和手等处放射。

  2.局部症状 检查在肩关节、肩峰下、大结节等处有压痛点,可随肱骨的旋转而移位。当滑囊肿胀积液时,整个肩关节区域和三角肌部均有压痛。为减轻疼痛,患者常使肩关节处于内收和内旋位,以减轻对滑囊的挤压刺激。随着滑囊壁的增厚和粘连,肩关节的活动范围逐渐缩小以致完全消失。晚期可见肩胛带肌肉萎缩。

  根据病史、一般症状、局部症状,一般诊断无困难。

【饮食保健】

a

【护理】

  无相关资料。

【治疗】

  (一)治疗

  首先查明原发病因,施以针对性的处理。急性期的治疗包括休息、给以消炎镇痛药、物理治疗、针灸和将患肢置于外展外旋位,类固醇激素局部注射有较好效果。慢性期除了上述疗法外,要强调不增加疼痛的康复治疗,主要恢复肩关节在三个轴上的运动功能。对经保守治疗无效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包括滑囊切除术、冈上肌腱钙化灶刮除术、肩峰和喙肩韧带切除等成形手术等。

  (二)预后

  经治疗后,一般预后良好。

【检查】

  X线摄片可发现冈上肌的钙盐沉着。

【鉴别】

  目前暂无相关资料

【并发症】

  严重者可并发肩关节纤维性强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