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2-11-01 18:54浏览:
次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外伤性腰腿痛系指由于不同原因损伤所引起的腰部疼痛。即腰部受外力作用如跌仆、坠堕、闪挫、负重等造成损伤,或伤筋,或损骨,因脉络受损,血瘀气滞,腰痛骤作,疼痛剧烈,刺痛或胀痛,痛有定处,不敢俯卧转侧,动则痛甚,疼痛难忍并向一侧或双侧下肢放射至小腿或足底部,若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则日久痹阻不愈。
腰骶关节的活动,主要是前屈、后伸和侧弯,旋转活动较少。第五腰椎下关节突和第一骶椎上关节突的方向各不相同,有的与人体的矢状面平行,所以脊柱的前屈、后伸、侧弯,和旋转都比较灵活。有的和人体的额状面相平行,因而脊柱的侧弯和旋转,就受到一定限制,有的人两侧关节不对称,因而使两侧活动方向和范围不协调,这也是腰骶关节轻易发生扭伤的原因之一。
本病主要有以下的症状:
(一)自发性腰腿痛 患者于扭伤时突然感到腰背疼痛,剧烈锐痛,限局性明显,可明显指出疼痛部位,便于诊断。也有时扭伤后感到一种干脆的响声或撕裂感,随即疼痛减轻。或扭伤时疼痛并不明显,待休息后或次日起床时才感腰疼加重。腰部发板,行动困难,腰背肌痉挛,甚而向大腿后部放射引起腿疼。
(二)局部压痛 扭伤早期多数病人有局限压痛点,可协助诊断。也有时由于梨状肌痉挛挤压坐骨神经干,压痛点在坐骨大切迹坐骨神经出口处。
(三)放射性或牵扯性神经痛 放射性或牵扯性神经痛的部位,多为臀部、大腿后部、大腿根部前内侧等,股后皮神经与坐骨神经分布区。该神经发生疼痛的原因有三:
1.腰骶和骶髂关节周围的韧带、肌肉等软组织,为4、5腰神经和骶神经后股所支配,其前股则组成坐骨神经和股后皮神经,因此常发生反射性神经痛。
2.坐骨神经和股后皮神经束,紧贴骶髂关节和梨状肌的前侧,当该部韧带因扭伤而出血,水肿时则直接刺激该神经,引起放射性神经痛。如梨状肌发生痉挛,也压迫坐骨神经干,引起放射性神经痛,并于坐骨切迹处有局限性压痛。
3.如扭伤后椎间孔周围的软组织发生肿胀,则坐骨神经根在椎间孔内直接被挤压,引起放射性坐骨神经痛。
(四)背伸肌或臀大肌痉挛 许多患者扭伤后出现一侧或两侧背伸肌或臀大肌痉挛。患者直立或弯腰时尤为显著,俯卧后可以缓解。检查压痛点时肌痉挛立即恢复,此点有助于诊断。
本病是由于外伤性因素引起,故注意生产生活安全,避免创伤是防治本病的关键,另外还需注意功能锻炼,功能锻炼在腰腿痛的防治中具有重要作用。中医认为,对于急性发作型,功能锻炼应以卧床四肢功能锻炼为主,通过四肢的功能锻炼,增加全身的气血循环,同时,损伤部位的相对静止,也为组织修复创造了条件。对于慢性迁延型,则主要让患者采取主动锻炼方式。动则通,主动的功能锻炼能使气血充盈,濡养周身,经络调畅,肌肉韧带强健,提高抗病能力,重建腰部的稳定性,提高并巩固疗效。功能锻炼应根据年龄、体质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适当的锻炼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