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普通外科 > 文章内容

枕骨大孔脑膜瘤(枕大孔脑膜瘤,枕骨大孔区脑膜瘤)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2-11-01 18:53浏览:

【病因】

  (一)发病原因

  暂无相关资料。

  (二)发病机制

  颅脊髓型起于脑干腹侧或腹外侧硬膜,基底位于下斜坡,枕大孔之上,向枕骨大孔方向生长。脊髓颅型由颈段脊膜瘤向颅内生长,血供主要来自于椎动脉、枕动脉和咽升动脉的分支。

【症状】

  本病发展缓慢,来院就诊平均病程2.5年。早期表现为一侧颈部疼痛,随病情发展,几个月后逐渐出现肢体麻木,以上肢多见,继之累及下肢。肿瘤压迫延髓及高颈髓,病人会出现双上肢乏力,严重者可出现肢体肌肉萎缩,腱反射减弱。累及小脑时,病人出现走路不稳、共济运动障碍。神经系统检查发现痛觉或温度觉减退或消失,其中1/4病人临床表现酷似脊髓空洞症。脑神经损害以第Ⅹ和Ⅺ脑神经的损害为常见。其中第Ⅹ脑神经的损害与脑干内的下行感觉传导束受压有关,当临床只有第Ⅺ脑神经损害而无第Ⅹ脑神经损害时,说明肿瘤位置较低,可以排除颈静脉孔区肿瘤。后期当肿瘤压迫形成梗阻性脑积水时,病人出现颅内压增高,如头痛、呕吐及视盘水肿等症状。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结合CT及MRI影像检查,一般可以得到确诊。

【饮食保健】

【护理】

【治疗】

【检查】

  20世纪70年代诊断主要依靠脊髓碘油和脑室碘油造影。造影片显示枕骨大孔区边界清晰的充盈缺损。近年国外多以甲泛影葡胺脊髓造影CT扫描,代替繁琐的传统脊髓造影及脑室碘油造影,经对比CT扫描,3/4的病例得以确诊。MRI是诊断颅后窝和上颈段肿瘤的最佳方法,经增强MRI扫描,几乎100%枕大孔区肿瘤可以得确诊。

【鉴别】

  枕骨大孔脑膜瘤临床发展过程缓慢,需与高颈髓空洞症、环枕畸形、颈椎病、多发性硬化、高颈髓髓内肿瘤等相鉴别,但经CT或MRI检查,鉴别诊断并不困难。

【并发症】

  手术治疗时如损伤第Ⅸ、Ⅹ脑神经与延髓,可发生延髓性麻痹。损伤第Ⅺ脑神经可使一侧肩下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