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普通外科 > 文章内容

胰腺多肽瘤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2-11-01 18:53浏览:

【病因】

  病因未明

【症状】

  1.本病的临床诊断较为困难,由于胰多肽瘤的临床症状很少,因此不易被发现;尤其是其他的功能性内分泌肿瘤有时也能分泌少量的胰多肽,并引起相应的症状,容易与本病混淆。当病人存在上述临床表现,并且血清胰多肽也可显著增高时,应疑及本病的可能。

  2.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胰多肽水平,如果基础PP水平正常,可用蛋白餐或胰泌素作激发试验,PP显著增高者,也有助于诊断本病。

  3.B超、CT、MRI和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等检查,有助于了解肿瘤的部位、数目以及有无转移灶,但不能作定性诊断。术中超声检查可帮助发现瘤体小而位置深的隐匿性病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肿瘤中的激素,可见肿瘤组织中胰多肽含量显著增高,其他胰腺内分泌激素很少或缺如,为本病的重要依据之一。

  4.Fedorak报道采用经皮肝穿刺门静脉系统置管取血(PTPC)与选择性动脉注射美蓝(SAMBI)结合使用,有助于本病的定性和定位诊断。

【饮食保健】

【护理】

【治疗】

  本病为罕见病,平时需注意健康饮食。

【检查】

  1.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胰多肽水平,本病病人早晨空腹PP水平显著升高,多为正常的20~50倍,有的甚至高达700倍以上。如果基础PP水平正常,可用蛋白餐或胰泌素作激发试验,PP显著增高者,也有助于诊断本病。

  2.B超、CT、MRI、术中超声检查和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等检查。

  3.经皮肝穿刺门静脉系统置管取血(PTPC)与选择性动脉注射美蓝(SAMBI)检查。作者介绍1例72岁的老年男性病人,主诉腹部疼痛,CT提示为胰尾部占位性病灶,动脉造影显示胰尾部有一个2cm大小的肿瘤血管染色灶。血清放免测定结果为胰高血糖素和胰多肽均升高。于是,就又作经皮肝穿刺肝静脉置管和选择性脾动脉置管,并从脾动脉注射激发剂10%葡萄糖酸钙5ml,分别在注药前和注药后30、60、90、120、180秒钟时从肝静脉抽血,测定胰高血糖素和胰多肽含量。结果胰多肽较基础值增加了500%,而胰高血糖素水平在注射钙剂后仍无变化。手术时,当结束探查后,从脾动脉插管处注入2ml灭菌处理后的美蓝,脾脏和胰体尾部旋即被染色蓝色;2分钟之后,除了胰尾部的2cm大的结节仍然呈蓝色以外,其余部位均已消退。行远侧胰腺切除术(distal pancreatectomy)。肿瘤组织经免疫组化检查证实含有丰富的胰多肽。

【鉴别】

  与发生在胰腺的其他肿瘤相鉴别。

【并发症】

  有些病人伴有甲状旁腺机能亢进,并有家族史。有些病人出现红斑,并有瘙痒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