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普通外科 > 文章内容

肝包虫囊肿(肝棘球蚴病)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2-11-01 18:52浏览:

【病因】

  由细粒棘球绦虫的蚴侵入肝脏所致。

  人的肝包虫囊肿是细粒棘球绦虫以人为中间宿主的无性期阶段。此绦虫主要宿主为犬、狐或狼,中间宿主为羊、牛、马、猪和人。此虫寄生于犬小肠绒毛,成虫不断排出有壳保护的六勾蚴,此蚴随粪便排出,粘附于犬毛或羊毛上。人或其他中间宿主接触并吞食此蚴污染的水或食物即可被感染,经胃或上部小肠的消化,六勾蚴即脱壳而出,穿过胃肠壁进入门静脉,多数停留在肝,少数逸出至肺和其他脏器。棘球蚴在各有关脏器先形成初期包虫囊肿,此囊壁即其后的内囊,而中间宿主组织在其周围形成的纤维包膜为外囊。内囊又分为外层与内层,外层称角质膜,内层为生发层,生发层又产生生发囊、头节、子囊、孙囊。当有包虫感染的羊、牛或其他中间宿主的内脏被犬、狐或狼所食,此寄生虫即完成其生活周期。

【症状】

  临床表现多不明显,中青年多见,初期可无症状,随着囊肿增大可扪及上腹块、腹胀、腹痛,如位于右上肝者示膈肌抬高,可有呼吸系症状。不少病人曾有过敏反应症状。少数可因囊肿压迫胆道产生黄疸。亦有合并感染或穿入胆管出现胆管炎甚或败血症。穿入胸腔者可出现呼吸系症状或支气管胆道瘘。体征主要为上腹囊性肿块,位于肿上方者仅见肝肿大。有并发症者可出现相应体征

【饮食保健】

  1、肝包虫囊肿食疗方:

  1)吉林参4克、西洋参3克炖瘦肉。

  2)冬菇4—5个炖瘦肉或鸡胸肉(饮汤)。

  3)北芪15克、党参21克、淮山30克、莲子15克煲瘦肉。

  4)土茯苓30克、生苡仁30克、元肉3枚煲草鱼或水鱼。

  5)党参17克、芡实21克、杞子lO克、苡仁15克煲瘦肉或鸡肉。

  6)田七3克、人参(或红参)3克炖瘦肉或鸡肉。

  2、肝包虫囊肿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红色蔬菜

【护理】

  在畜牧区广泛开展有关包虫病知识的宣传;消灭野犬,加强家犬的治理,儿童勿玩耍狗;防止犬粪污染草场,饲料,水源,预防羊群染病,加强宰杀治理,病死的羊尸应深埋或焚毁。注重个人卫生;保护水源,搞好环境卫生。

【治疗】

  1、预防:

  1)在畜牧区广泛开展有关包虫病知识的宣传。

  2)消灭野犬,加强家犬的治理,儿童勿玩耍狗。

  3)防止犬粪污染草场,饲料,水源,预防羊群染病,加强宰杀治理,病死的羊尸应深埋或焚毁。

  4)注重个人卫生。

  5)保护水源,搞好环境卫生。

【检查】

  1.包虫囊液皮内试验(卡松尼试验) 为特异性免疫反应。其方法是将无感染的包虫囊液滤去头节,高压灭菌后作为原液。一般用1∶1000、1∶100、1∶10的等渗盐水稀释液0.1ml,由低浓度开始,在前臂屈侧作皮内试验。15分钟后观察结果,局部出现红色丘疹,红晕直径>1cm为阳性。若阳性反应在6~24小时后出现,则为延迟反应,仍有诊断价值。本试验阳性率为75%~95%,但有假阳性。

  2.补体结合试验 阳性率可达70%~80%。

  3.血化验检查 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4.B型超声检查 肝区可见液性暗区,并可确定囊肿的部位、大小。对肝泡状棘球蚴病需结合病史及卡松尼试验进行诊断。

  5.肝核素扫描 直径>2~3cm者,肝内可显示占位性病变。

  6.X线检查 肝影增大,横膈右侧升高或隆起。肝区可显示阴影或有钙化影,肝前下方囊肿可显示胃肠道受压征象。

  7.CT、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有助于鉴别诊断。

【鉴别】

  ①先天性肝囊肿:无牧区居住史,超声示囊壁极薄而清晰,包虫皮试阴性。

  ②肝脓疡:无牧区居住史而常有痢疾史或化脓性疾病史,超声示液性占位边界不清晰,临床有炎症史或表现,包虫皮试阴性。但合并感染的肝包虫囊肿易与之混淆,包虫皮试乃主要鉴别依据。

【并发症】

  1.囊液外逸导致过敏

  2.过敏性休克

  3.头节进入腹腔形成继发性包虫囊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