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普通外科 > 文章内容

胆管结石与胆管炎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2-11-01 18:52浏览:

【病因】

  胆管结石的病因主要是

  1.胆道感染、胆道蛔虫、胆汁淤积导致。

  2. 胆道感染引起胆道炎症,以及由于细菌的作用为胆石形成创造了条件。

  3.胆道蛔虫残体可成为胆石的核心,甚至胆石的大都可由虫体构成。

  4.胆汁淤滞可使胆汁成分沉淀积聚,有利于形成胆石。

  胆管炎系胆道梗阻(最常见为胆石梗阻)使胆汁淤滞、胆管内压力迅速增高所致胆道急性化脓性感染。感染的菌种主要是革兰氏阴性杆菌,其中大肠杆菌最多见。

【症状】

  有典型的Charcot三联征者,特别在过去有胆囊结石病史者,胆总管结石的诊断一般并不困难。但如仅表现为三联征中的1个或2个症状者,诊断常须借助于一些辅助检查方法。对无黄疸的病人可作静脉胆道造影,能显示胆管内结石影和扩张的胆管。而在有黄疸的病人必须与肿瘤或肝内胆汁郁积症所致的梗阻性黄疸,以及肝病或肝炎等所致的肝细胞性黄疸作鉴别。在肿瘤(如胰头癌或壶腹癌)阻塞胆管时,黄疸一般呈现进行性加深,体检时常可扪及肿大和无压痛的胆囊,并常有恶病质表现。而肝病或肝炎引起的黄疸,一般较淡,并且不伴有腹部绞痛史,肝功能试验常有明显异常。肝内胆汁郁积症一般也无腹痛史,可能有服用特殊药物史。后两种疾病的B超检查均显示囊和胆管无扩张现象。而胆管结石所致的胆管梗阻,除有胆绞痛外,尚有典型的波动性黄疸史。如无感染时,肝功能一般在正常范围内。在诊断困难时,应用PTC、CT、ERCP以及同位素肝胆显象图等检查,常有助于鉴别诊断。

  胆总管结石的典型临床表现为胆绞痛、发热、寒战和黄疸,即Charcot三联征。但有不少病人缺乏完整的三联征表现。多数病人有剑突下偏右突发性绞痛,可放射至右肩背部,但亦有少数人可完全无痛,仅感上腹闷胀不适。约2/3的病人继急性腹痛发作后出现寒战和高热。一般继腹痛后12~24小时开始出现黄疸,此时腹痛常已缓解。黄疸一般不很深,并有波动性的特点。有时黄疸也可为少数胆总管结石病人唯一的临床表现。黄疸时常有尿色变深,粪色变浅,以及皮肤瘙痒等。体检时在上腹及右上腹部有压痛和肌紧张,胆囊常不能扪及。在病程较长的病人扪及肿大的肝脏和脾脏,肝脏质地较硬。

【饮食保健】

  保健:(1)根据症状和对脂肪的耐受程度,不应过多摄人脂肪,并主张用植物油烹调.

  (2)在满足患者需要的基础上,总热能不能过高.肥胖和超重患者应减体重,使之降到理想体重.热能按低热能饮食原则供给.

  (3)限制胆固醇的摄入.胆固醇摄入每日应少于300毫克,限制动物脂肪及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内脏以及鱼子,蛋黄等.可以选用鱼肉,瘦肉,蛋清等.

  (4)蛋白质应按正常需要量或偏低,以每日供给蛋白质50克~70克为宜,但要选择含脂肪低的蛋白质食品,如脱

【护理】

  胆管结石与胆管炎是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绝大部分的胆管炎都有胆结石存在。胆道结石与胆道蛔虫有密切的关系,蛔虫卵或残骸在胆管中沉淀形成结石的核心,故防治胆道蛔虫症就显得重要。因此,要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发现肠蛔虫症及时驱虫。胆管结石如小于1.0cm,可试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利胆排石,部分病人可排出胆石。如结石引起胆管梗阻并发胆管炎,则应到医院治疗。

【治疗】

  预防:

【检查】

  1.白细胞升高,核左移,血清胆红素测定提示为梗阻性黄疸。

  2.B超检查胆管内有结石。

  3.口服胆囊造影多胆囊不显影,PTC,ERCP检查见肝内胆管扩张,胆管梗阻等。

  4.CT检查有胆管扩张或结石存在。

  5.磁共振胆系成像(MRICP)可显示胆及胆管前病变。

【鉴别】

  1.肝脏及胆道肿瘤、壶腹部周围肿瘤。

  2.各种急慢性肝炎。

  3.胆囊炎、胆结石。

  4.硬化性胆管炎。

【并发症】

  1.毒血症和感染性休克

  2.肝、肾、肺、心、脑等多脏器功能衰竭

  3.胆管纤维化性狭窄

  4.胆汁性肝硬变

  5.门脉高压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