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2-11-01 18:51浏览:
次
急性肛裂发病时期较短,色红、底浅、裂口新鲜、整齐、无瘢痕形成。慢性肛裂病程较长,反复发作,底深不整齐,上端常有肥大乳头,下端常有前哨痔,一般称为肛裂“三联征”。前哨痔是因淋巴瘀积于皮下所致,似外痔,由于在检查时因先看到此痔而后看到裂口,对诊断有帮助,故称为前哨痔或裂痔。在晚期还可并发肛周脓肿及皮下肛瘘。
(一)发病原因
肛裂的确切病因尚不明了,下列因素与肛裂的发生有关:
1.解剖因素 肛管外括约肌浅部在肛门后方形成肛尾韧带,较坚硬,伸缩性差;肛提肌大部分附着于肛管两侧,因此肛管前部和后部不如两侧坚强,容易损伤;肛管和直肠形成肛管直肠角,使肛管后部承受粪便压力大等都是造成肛裂的因素。
2.外伤 慢性便秘患者,由于大便干硬,排粪时用力过猛,易损伤肛管皮肤,反复损伤使裂伤深及全层皮肤,形成慢性感染性溃疡。有人报道,便秘致肛裂占14%~24%,但是便秘也可能是肛裂的后果,是由于病人惧怕排便所致。此外,产伤也可致肛裂,约占3%~9%。腹泻时频繁排便,肛管敏感紧缩也易损伤,反复损伤形成慢性感染性溃疡。
3.感染 齿状线附近的慢性炎症,如后正中处的肛窦炎,向下蔓延而致皮下脓肿,破溃而成为慢性溃疡;肛管损伤后亦难愈合的原因至今不明,有人认为主要是损伤合并感染所致,感染时炎性细胞可以释放溶胶原酶,阻止上皮组织再生与延伸。
4.缺血 近期有人提出肛管后正中线缺血是肛裂好发于该处的原因,因为肛管远端是由直肠下动脉供应,该血管穿越坐骨直肠窝,分出小支经肛管括约肌至黏膜,但多数后联合处缺乏直肠下动脉分支(占85%)。从毛细血管形态学研究也提示后正中线处内括约肌内部的毛细血管较稀疏。有人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得肛管后联合处的血流较其他象限处为少。以上都说明缺血确是慢性肛裂发病的主要因素。
5.肛管狭窄 先天畸形、外伤或手术所致的肛管狭窄,在干结粪便通过时更易受损而发生肛裂。
6.内括约肌紧张 肛裂患者有不正常的内括约肌过度收缩现象。反射性内括约肌痉挛目前认为是肛裂不易愈合的重要原因。肛裂患者肛管内压力明显高于正常人,达127.5±42.2kPa(956±316mmHg),而正常人仅为86.3±33.3kPa(647±250mmHg)。这种高压在经扩肛治疗后可恢复到接近正常。
(二)发病机制
1.好发部位 肛裂常是一个裂口,绝大多数发生在肛管后中线上。国外报道355例肛裂中,89%位于后正中处,7%位于前正中处,位于两侧及前后处者各占2%。前正中处以女性多见。
2.病理 急性肛裂发病时间较短,色红、底浅、裂口新鲜、整齐、无瘢痕形成。慢性肛裂病程较长,反复发作,底深不整齐,上端常有肥大乳头,下端常有前哨痔,一般称为肛裂“三联征”。前哨痔是因淋巴淤积于皮下所致,似外痔,由于在检查时因先看到此痔而后看到裂口,对诊断有帮助,故称为前哨痔或裂痔。在晚期还可并发肛周脓肿及皮下肛瘘。
3.分类 本病的分类国内外尚未统一,临床常用的有2期分类法和3期分类法。
(1)2期分类法:①早期肛裂 (急性期):裂口新鲜,未形成慢性溃疡,疼痛较轻;②陈旧性肛裂(慢性期):裂口已形成慢性溃疡,同时有肛乳头肥大、皮垂等,疼痛严重。
(2)3期分类:①Ⅰ期肛裂:病程短,溃疡底部清洁,质软,无并发症;②Ⅱ期肛裂:溃疡底部呈灰白色,边缘增厚不整齐,质硬或潜行性,肛管弹性减弱,有并发症;③Ⅲ期肛裂:溃疡如2期肛裂。肛管纤维化、狭窄,有并发症直接影响溃疡严重程度。
肛裂病人的典型临床表现有疼痛、便秘和便血。
1.疼痛 肛裂可因排粪引起周期性疼痛,这是肛裂的主要症状。排粪时,粪块刺激溃疡面的神经末梢,立刻感到肛门的灼痛,但便后数分钟疼痛缓解,此期称疼痛间歇期。以后因内括约肌痉挛,又产生剧痛,此期可持续半小时至数小时,使病员坐立不安,很难忍受,直至括约肌疲劳后,肌肉松弛,疼痛缓解。但再次排便,又发生疼痛。以上临床称为肛裂疼痛周期。疼痛还可放射到会阴部、臀部、大腿内侧或骶尾部。
2.便秘 此为肛裂的病因,又是肛裂的后果。肛裂后病人因肛门疼痛不愿排便,久而久之引起便秘,粪便更为干硬,便秘又可使肛裂加重,形成恶性循环,使肛裂难以愈合。
3.便血 排便时常在粪便表面或便纸上见有少量新鲜血迹,或滴鲜血。大出血少见。
4.其他 如肛门瘙痒、分泌物、腹泻等。是由于肛裂溃疡的分泌物或并发的肛隐窝炎、肛乳头炎等所产生的分泌物的刺激,引起肛门瘙痒。
5.体征 国外曾报道355例肛裂有下列不同体征:肛管痉挛78%,前哨痔68%,肥大乳头25%,肛瘘6%,括约肌间脓肿4%,痔38%,肛管狭窄2%。
一般多有便秘史。询问排便史及有无排粪疼痛史时,多有典型的便后疼痛间歇期和疼痛周期。局部检查如发现肛管后正中部位的肛裂“三联征”,则诊断明确。对位于侧位的慢性溃疡,要想到有否结核、癌、克罗恩病及溃疡性结肠炎等罕见病变,必要时应行活组织病理检查。
肛裂食疗(以下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咨询医生)
方1 马齿苋莱菔子饮
组成:马齿苋20克,莱菔子10克。
用法:马齿苋、莱菔子分别洗净,置锅中,加清水500毫升,急火煮开3分钟,文火煮20分钟,滤渣取汁,分别服用。
功效:清热解毒,通便润肠。
主治:肛裂初发,肛门红肿者。
方2 蒲公英米粥
组成:蒲公英20克,粳米50克。
用法:蒲公英洗净,切成细末,置锅中,加清水500毫升,加粳米,急火煮开5分钟,改文火煮20分钟,成粥,趁热食用。
功效:清热解毒。
主治:肛裂早期,肛门肿痛,便后出鲜血者。
方3 金银花米粥
组成:金银花20克,粳米50克。
用法:金银花洗净,置锅中,加清水500毫升,加粳米,急火煮开5分钟,改文火煮20分钟,成粥,趁热食用。
功效:清热解毒。
主治:肛裂早期,见有便后出血鲜红者。
方4 赤小豆绿豆汤
组成:赤小豆20克,绿豆20克。
用法:赤小豆、绿豆分别洗净,置锅中,加清水500毫升,急火煮开5分钟,改文火煮20分钟,待温时服用。
功效:清热解毒,利湿。
主治:陈旧性肛裂,即肛裂1年以上,肛门灼热者。
方5 马兰头炒佛手
组成:马兰头50克,佛手100克。
用法:马兰头洗净,切成细末,佛手洗净后切成小片,油锅烧热,将马兰头及佛手同炒加食盐、味精,食用。
功效:清热解毒,行气活血。
主治:肛裂陈旧期,即肛裂1年以上,病久不愈者。
方6 鲜刀豆饮
组成:鲜刀豆50克。
用法:鲜刀豆洗净,置锅中,加清水500毫升,急火煮沸5分钟,文火煮lo分钟,取汁,分次食用。
功效:解毒活血。
主治:肛裂陈旧期。
方7 蜂蜜腌核桃仁
组成:蜂蜜20克,核桃仁50克。
用法:核桃仁洗净,焙干研成细末,蜂蜜腌制调和,分次食用。
功效:活血化瘀,通便。
主治:肛裂陈旧期。
方8 香蕉牛奶饮
组成:香蕉2只,牛奶200克。
用法:香蕉去皮,切成小片,牛奶加热后,加入香蕉片,分次服用。
功效:通便活血。
主治:肛裂陈旧期。
方9 糖腌藕片
组成:藕250克,白糖50克。
用法:藕洗净,去皮,切成丝状,白糖腌渍10分钟,即可食用。
功效:活血通便。
主治:肛裂陈旧期。
方10 芝麻酱拌菠菜:菠菜1斤煮熟,芝麻酱1两,酱油、盐、姜末、味精适量,凉拌吃。具有良好的润肠通便作用,可减轻排便肛门疼痛。
方11 肉苁蓉炖猪肉:肉苁蓉200克、猪肉500克、茴香、花椒、生姜、酱油适量,慢火炖烂,分几次服用。肉苁蓉味鲜美,炖肉后可同肉一起食用,对习惯性便秘有补虚通便作用,可减轻肛裂患者排便时肛门疼痛症状。
肛裂吃什么对身体好?
1、 肛裂病人应多食用含丰富纤维素和维生素的水果、蔬菜,防治便秘。
2、 苹果、桃、杏、梨、香蕉、瓜类等水果,芹菜、菠菜、韭菜、苜蓿、黄花菜、茭白、竹笋等蔬菜,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和维生素,应每日进食,可使大便柔软而易于排出,减少干硬粪块对肛裂创面的刺激,促进创面愈合。
3、 芝麻、蜂蜜、植物油、胡桃仁能润肠通便,肛裂患者应适当多食用。
4、可多吃具有补血润肠作用的食物如桂圆、大枣、胡桃、胡麻、木耳、桑仁、松仁等
肛裂最好别吃什么食物?
肛裂患者应忌食或少食刺激性饮食,如白酒、黄酒、辣椒、生姜、蒜、葱等,这些饮食可以导致便秘,并使肛门直肠部充血明显,诱发或加重肛裂。
自我检查
如何确定自己得肛裂
肛裂是肛管皮肤裂伤后形成的溃疡,以肛门疼痛、出血、便秘、肛门瘙痒为主要症状。
每肛门有毛病,人们首先想到的都是“我会不会得了痔疮”。很多肛裂出血的人就是如此,因为不了解这种疾病,疑惑和担心也就与日俱增,多虑的人甚至想到了这是肠癌的先兆。实际上,肛裂和痔疮、肠癌的区别十分明显。 据介绍,肛裂与痔疮的出血均呈鲜红色,但各有明显的特征,前者是量少而有痛,一般是手纸带血,最多只有几滴;后者是量多而无痛,出血一般会超过10滴。而肠癌患者大便出血常为暗红色,混有粘液或脓血,且大便的习惯会明显改变,大便的次数增多,还伴有先急后重的感觉。倘若用药后腹泻仍不能收敛,便应该特别留意了。另外,三者发病人群也不尽相同,痔疮和肛裂可能发生在任何年龄的人身上,而直肠癌的患者则多是中年人或老年人。
肛裂患者不宜做肛指检查
肛指检查在许多肛肠疾病的诊断中都有很好的效果,而且操作简便,所以是肛肠科医生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但任何事物都不是万能的,肛指也不例外。例如肛指就不能用于肛裂检查。
肛裂的典型症状是疼痛、便秘、出血。排便时干硬粪便直接挤擦溃疡面和撑开裂口,造成剧烈疼痛,粪便排出后疼痛短暂缓解,经数分钟后由于括约肌反射性痉挛,引起较长时间的强烈疼痛,有的需用止痛剂方可缓解。因此肛裂患者恐惧排便,使便秘更加重,形成恶性循环。
肛裂家中自查法
肛裂的临床表现主要有疼痛、出血、便秘、肛门瘙痒等症状,我们可以通过这些肛裂的症状进行家中的自我检查,如果你有了这些症状,那么快去医院治疗吧。
①是否疼痛:其主要表现为疼痛剧烈,持续性剧疼,可持续加剧,数小时后可自动缓解。
②是否出血:排粪时,损伤创面,可致裂口出血。
1.预防:
肛裂是肛门病中较疼痛的一种,且可伴发许多肛门不适。因此,对肛裂应重在预防。
1)保持大便通畅,要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发现大便燥结时,切忌努责排便,而要用温盐水灌肠或开塞露注入肛内润肠通便。
2)及时治疗肛隐窝炎症,以防止感染后形成溃疡和皮下瘘。
3)用肛门窥器作检查时,切忌使用窥器粗暴操作,损伤肛管。
4)及时治疗引起肛裂的各种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等病症,防止肛裂发生。
5)要少喝酒,不吃辛辣刺激食物,食不可过精,要粗细粮搭配,蔬菜等富含纤维的食物尽量多摄入,可使大便保持正常。
2.其他注意事项:
1)凡有肛周湿疹、皮炎、瘙痒等病要积极治疗,防止肛周皮肤硬化,弹性减弱而撕裂肛管皮肤。
2)对有肛管皮肤损伤者,应积极治疗,防止因感染而形成溃疡。
3)对患有肛隐窝炎和肛乳头炎者,要尽早治愈,防止诱发肛裂。
4)作肛门直肠指诊时,忌粗暴用力,以免损伤肛管。
5)如果治疗不及时,裂口反复发炎,感染向肛缘皮下发展,还会形成皮下脓肿和瘘管。
除肛门视诊外一般无需特殊检查,但如病因不明或合并其他疾病,则视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检查方案。
1.直肠指诊及内镜检查 对难以确诊的肛裂可酌情进行直肠指诊及肛门镜检查,操作时应动作轻柔,以免引起病人剧痛。
2.组织病理学检查 对位于侧位的慢性溃疡,要想到有否结核、癌、克罗恩病及溃疡性结肠炎等罕见病变,行活组织病理检查可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