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2-11-01 18:50浏览:
次
(一)发病原因
直接暴力和传导暴力均可致伤。
(二)发病机制
可因直接打击桡骨远1/3段的桡背侧而造成;也可以因跌倒,手撑地时传导应力而造成:还可因机器绞轧伤而造成。损伤机制的不同,使得骨折各具不同特点。
与损伤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移位不明显的骨折仅有疼痛、肿胀和压痛;移位明显者,桡骨将出现短缩、成角畸形,下尺桡关节肿胀并有明显压痛,尺骨头膨出。神经、血管、损伤罕见。
分型:此种骨折一般分为以下3型
1.青枝型 发生于儿童,桡骨呈青枝骨折状,尺骨小头或骨骺分离,或下尺桡关节呈分离状,此型治疗较易,预后佳。
2.单纯型 为桡骨远端骨折,伴有下尺桡关节脱位者。骨折多呈横形、斜形或螺旋形,一般均有明显移位。
3.双骨折型 除桡骨远端骨折及尺桡下关节脱位外,尺骨干亦多伴有骨折,或由不完全性骨折所致尺骨外伤性弯曲者。后一情况多系机器伤所致,较严重,且常为开放性损伤,治疗较复杂。双骨折时其骨折断端的移位方向,主要取决于以下3组肌肉的作用:
(1)肱桡肌:引起骨折断端的短缩畸形。
(2)旋前方肌:使远端桡骨向内并拢。
(3)伸拇肌及外展拇肌:加强上述2组肌肉的作用。
外伤史,局部疼痛、肿胀和压痛,移位明显者可出现短缩,成角畸形。X线检查,可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