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2-11-01 18:50浏览:
次
(一)发病原因
常为直接暴力所致。
(二)发病机制
单纯转子下骨折多见于年轻人,多由较大的直接暴力引起,不少病例骨折为粉碎性。而与转子间骨折伴发的转子下骨折可发生在骨质疏松的老年人,可因平地摔跌等较轻外伤引起。
转子下骨折后,近端受臀肌,髂腰肌和外旋肌群的牵拉而呈屈曲、外展、外旋移位,远端则受内收肌群和下肢重力的影响而向上、向内、向后移位。
伤后局部明显疼痛,肿胀、急肢内收,短缩畸形,局部出血较多,常伴有失血性休克,由于外力强大,应注意多发伤及复合伤。
1. Seinsheimer分型 Seinsheimer根据骨折块的数量,位置及骨折线的形状提出分为5型。
Ⅰ型:骨折无移位或移位<2mm。
Ⅱ型:骨折移位为两个骨折块。又分为3亚型,ⅡA小粗隆下横行骨折;ⅡB螺旋骨折,小粗隆在近侧骨折块。ⅡC螺旋骨折,小粗隆在远侧骨折块。
Ⅲ型:有3个骨折块,即除粗隆下骨折外,ⅢA,尚有小粗隆骨折,ⅢB在粗隆下骨折中间有一蝶形骨折块。
Ⅳ型:粉碎性骨折,有4个骨折块或更多。
Ⅴ型:粗隆下骨折伴有粗隆间骨折。
2.Russell和Taylor分型 Russell和Taylor根据小粗隆的连续性和骨折线向后延伸至大粗隆累及梨状窝,这2个影响治疗因素,提出1种分型:
Ⅰ型:骨折线未后延至梨状窝,ⅠA型骨折中,折块和骨折线自小粗隆下延至股骨峡部区域,这一区域可有各种程度的粉碎骨块,包括双侧皮质骨碎块;ⅠB型骨折的多骨折线和碎块包括在小粗隆至狭部区域。
Ⅱ型骨折,骨折线向近端延伸至大粗隆及梨状窝,ⅡA型骨折,自小粗隆经股骨峡部延伸至梨状窝,但小粗隆无严重的粉碎或较大的骨折块;ⅡB型骨折骨折线延伸至梨状窝,同时股骨内侧皮质有明显粉碎,小粗隆的连续性丧失。
外伤史,伤后局部明显疼痛肿胀,伴伤肢内收、短缩畸形。骨折部出血较多,需防止失血性休克。外伤暴力较大者,应注意检查有无多发性创伤。X线检查,即能确诊。
1.髋内翻 髋内翻是粗隆下骨折最常见并发症。根本原因是外展肌对股骨远端牵拉,另外插入髓针的进针点不正确造成。预防关键于第1准确插入髓针进针点,由于骨折近端屈曲、外展、外旋,很难准确选择梨状窝入点,和股骨解剖轴上开髓,必须在C型臂观察正侧位两个平面证实。有2种方法可以减少这种困难,一是内收躯干,二是在股骨颈内插入斯氏针内收骨折近端。第2个原因股骨内侧皮质结构不完整,如果是切开复位者,一定要植骨重建股骨内侧完整,间接复位者,术中注意测量髂前上棘至第1、2足趾间通过髌骨中点的力线,一般认为<10°的髋内翻是可以接受的,如果髋内翻角度大,可以行粗隆下截骨术。
2.骨折不愈合 骨折不愈合的原因是内固定失效及断裂,发生内固定断裂及失效有以下3种情况:
(1)近端锁钉误锁:特别在股骨后外侧骨折,骨折近端向前移位,近端锁钉就会从股骨颈后侧折线间进入股骨头内,应当避免这种锁定。近端锁钉的正确安置需要在透视观察下锁钉在股骨头的位置,正位近端锁钉应位于股骨头中下1/3,侧位位于中心,我们经验是当股骨头锁定时,如果在正侧位2枚螺丝钉不平行,必定有1枚锁钉误锁,应仔细检查,进行纠正。
(2)髓针动力化不适时:静止锁定,可以防止肢体旋转和短缩,骨折未愈合去除远端锁钉,尤其在骨质疏松者,必然增加近端锁钉应力,结果至近端锁钉断裂,招致骨折不愈合。所以在骨折未愈合前不主张动力化,可以在骨折愈合后取髓内针前,取出远端锁钉,以达到改善骨痂质量。
(3)髓内针断裂:髓内钉断裂多发生近端锁孔处而且骨折线处,原因是骨折未愈合前,没有定期复查,患者早期完全负重引起,骨折不愈合治疗应该重新内固定及植骨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