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普通外科 > 文章内容

股骨髁骨折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2-11-01 18:50浏览:

【病因】

  股骨髁骨折易发生骨块分离而不产生塌陷,这是由于三角形髌骨如同楔子指向股骨髁解剖上的弱点髁间窝,易将两髁劈开。此外股骨干有一向前弯的弧度,前面骨皮质坚固,后面的骨皮质又为股骨粗线所增强。因此骨折易发生在股骨髁附近,皮质骨移行成为松质骨薄弱部。

  当胫股关节周围肌肉收缩时,股骨髁承受来自股骨髁与髌骨两面的应力。在膝关节由伸到屈时,髌股关节及胫股关节面之间的应力,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此两种应力的合力方向指向股骨髁的后上方髌骨与股骨之间,无论是伸直位还是屈曲位,总有一部分关节面相接触。屈膝时,髌骨还伴有由前向后的运动,与损伤时膝关节经常处于屈曲状态相一致,这样在外力作用下,有利于髌骨楔形作用的发挥。因此,股骨髁易于产生“T”或“Y”型骨折。

  损伤机理和类型:

  (一)直接外力 多见于高速撞击,外力经髌骨将应力变为造成单髁或双髁骨折的楔形力。当外力水平方向作用于髁上区时,常造成髁上骨折。

  (二)间接外力 由高处坠落,在膝关节伸直位或屈曲位,不同方向的应力,可造成股股下端不同部位的骨折。

  膝关节常有生理性外翻,外髁的应力比内侧集中,且外髁的结构较内侧薄弱,因此损伤常在外髁。外翻应力,可造成股骨外髁斜行骨折,有时产生内上髁撕脱骨折、内侧副韧带撕裂或胫骨平台外侧骨折。内翻应力可造成股骨内髁斜行骨折。如果发生胫骨平台骨折,则由于胫骨平台内髁的抗力较强,骨折线先出现在胫骨棘外侧,经过骨干与干骺端的薄弱区再转至内侧。根据骨折部位及骨折类型有以下几种:

  ①单髁骨折<外髁、骨髁>前、后、斜、中间型。②髁间骨折“V”型、“T”型、“Y”型。③髁上骨折 螺旋形、斜形、横形。④骨骺分离。⑤软骨及骨软骨折。

【症状】

  一、临床表现与分型:

  股骨髁骨折多见于急诊患者;股骨下端膨大,有内髁和外髁,股骨髁周围有关节囊、韧带、肌肉及肌腱附着。两髁之间有一沟形髁间窝,较薄弱,易于此处发生骨折。股骨髁骨折,可并发腘动脉、神经及其周围软组织的广泛损伤,在伴有相邻支持结构如侧副韧带、交叉韧带损伤时,可造成膝关节不稳定,也因股四头肌、髌上囊损伤而造成伸膝粘连,损害膝关节功能。骨折可造成股骨髁与胫骨平台、髌骨与股骨关节面之间相应关节的破坏,改变了正常膝的解剖轴与机械轴,破坏了膝关节正常负荷与传导。

  1.骨折局部症状 主要为膝部肿胀明显,股骨髁间或内外髁部位压痛;传导叩痛亦较明显。

  2.膝关节功能障碍 因系关节内骨折,稍许活动即可引起剧痛,因此,其关节功能受限程度更为明显。

  3.特殊检查 膝关节内积血(液)征及浮髌试验多为阳性,应常规检查。

  4.分型:根据骨折的部位及形态一般将其分为以下四型:

  (1)单髁骨折:指内髁或外髁仅一侧骨折者,其又可分为以下两型:

  ①无移位型:指无移位之裂缝骨折,或骨折纵向移位不超过3mm,旋转不超过5°者。

  ②移位型:指超过前述标准的移位。

  (2)双髁骨折型:指内外髁同时骨折者,其形状似V型或Y型者,亦可称之为V型骨折或Y型骨折。一般多伴有程度不同之移位。

  (3)粉碎骨折型:一般除股骨髁间骨折外,多伴有髁上或邻近部位骨折,其中似T形者,称之为T型骨折。骨折端移位多较明显。

  (4)复杂骨折型:指伴有血管神经损伤之髁部骨折,各型有移位之骨折均有可能发生。

  二、诊断:

  有明确的外伤史。膝关节积血、肿胀、局部疼痛及功能障碍。可出现各种畸形。有异常活动。常合并半月板或韧带损伤。应注意合并血管神经损伤。X线照片有助于明确诊断及分型。

【饮食保健】

  股骨髁骨折的食疗方(资料仅供参考,具体请询问医生)

  早期

  三七10克,当归10克,肉鸽1只,共炖熟烂,汤肉并进,每日1次,连续7-10天。

  中期

  当归10克,骨碎补15克,续断10克,新鲜猪排或牛排骨250克,炖煮1小时以上,汤肉共进,连用2周

  后期

  枸杞子10克,骨碎补15克,续断10克,苡米50克。将骨碎补与续断先煎去渣,再入余2味煮粥进食

  其它食疗方

  方1 赤小豆适量煎服,加赤砂糖少许温服之,本方适用于活血化瘀期。

  方2 猪骨头1000克,黄豆250克,加水小火烧烂,加盐姜调味分饮食之。

  方3 猪脊骨一具,洗净,红枣120克,莲子90克,降香、生甘草各9克,加水小火烧烂,加姜盐调味分多次饮之。

  方4 鲜湖蟹2只,取肉(带黄),待粳米粥熟时,入蟹肉,再加以适量生姜、醋和酱油服食,常服。

  方5 乌雄鸡1只(约500克),去皮毛内脏,洗净,“三七”5克切片,纳入鸡肚中,加少量黄酒,隔水清炖,熟后用酱油蘸服,常服。

  方6 生黄芪30~60克,浓煎取汁,加粳米100克,煮粥,早晚服食。

  方7 当归20克,黄芪100克,嫩母鸡1只,加水同煮汤食用。

  方8 紫丹参50克,洗净,加水煮,取汁,其汁与猪长骨1000克、黄豆250克同煮,待烂熟,加入少量桂皮、盐即成。

  方9 生螃蟹500克,捣烂,热黄酒冲服250克,余渣敷患处,约半日“各各”有声即好。用于骨折接骨。

  股骨髁骨折最好吃什么

  早期

  饮食配合原则上以清淡为主,如蔬菜、蛋类、豆制品、水果、鱼汤、瘦肉等

  中期

  骨头汤、田七煲鸡、动物肝脏

  后期

  老母鸡汤、猪骨汤、羊骨汤、鹿筋汤、炖水鱼等,能饮酒者可选用杜仲骨碎补酒、鸡血藤酒、虎骨木瓜酒等

  股骨髁骨折不宜吃什么

  早期忌酸辣、燥热、油腻的东西,尤不可过早施以肥腻滋补之品,如骨头汤、肥鸡、炖水鱼等。另外,果子露,白糖也不宜

【护理】

  在预防方面,本病的重点是在病人的护理,包括术前术后的护理,关心病人,注意合理的营养,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功能锻炼是治疗骨折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使患肢迅速恢复正常功能。功能锻炼必须按一定的方法循序渐进,否则会引起不良后果。

【治疗】

  病多是由于外伤性因素引起,无特殊的预防措施。注意生产生活安全,避免创伤是关键。

【检查】

  对于怀疑是本病的患者,应进行以下的一些检查:

  (一)应检查足、 趾活动情况,足背感觉、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排除神经、血管损伤的可能。

  (二)如果病人情况允许,应同时检查膝部侧副韧带及交叉韧带有否损伤。

  (三)X线检查,摄膝部正侧位片。

  (四)血常规、血型及出凝血时间检查。老年病人查心电图及尿糖。

【鉴别】

  对于本病的诊断,结合病史及辅助检查即能明确诊断,一般无需鉴别。但临床上也有报导将髌骨纵行骨折误诊为本病的案例,提示两者有一定的相似性或易混淆的地方,应进行鉴别。

  对患者进行X线检查时,膝关节正位片髌骨与股骨髁部重叠,髌骨纵行骨折易误诊为股骨髁间骨折,侧位片髌骨内外侧重叠,若骨折无明显分离错位,或X线片质量不高,均易造成误诊漏诊。如膝关节受伤,尤其是膝前受伤时,必须考虑到髌骨纵行骨折的可能,需行髌骨折屈试验和横向分离试验,髌骨轴位片是诊断髌骨纵行骨折的重要依据,正侧位片上未见骨折而膝关节有积血者,一定要摄髌骨轴位片,正位片见有纵行骨折者,加摄轴位片有助于对骨折全貌的了解,轴位片不受任何骨组织遮挡,故显示较清楚,易发现髌骨纵行骨折,必要时行CT检查。

【并发症】

  本病常合并半月板或韧带损伤,也应注意合并血管神经损伤等。部份患者还可能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骨折后并发症,股骨髁上骨折后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报道甚少。股骨髁上骨折多为高速损伤及高处坠落伤所致,分为屈曲型和伸直型。屈曲型骨折远端因受股四头肌、腓肠肌的牵拉和关节囊的紧缩而向后侧移位,大腿肌肉的强烈收缩可造成骨折短缩,这样容易压迫或损伤腘动脉、静脉和神经。受压迫腘动脉和静脉,血流量减少,加重小腿组织缺血、水肿,使骨筋膜室组织压升高,当大于动脉压时肌肉因缺血产生组胺等物质,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血浆和液体渗入组织间隙加重水肿,骨筋膜室内组织压进一步增高,形成缺血-水肿恶性循环,最后导致肌肉坏死和神经麻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