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2-11-01 18:49浏览:
次
本病是由手臂外伤引起,不同的暴力因素可以引起不同类型的骨折:
1、直接暴力:多见于打击或机器伤,骨折为横行或粉碎型,骨折线在同一平面。
2、间接暴力:跌倒时手掌着地,暴力向上传导致桡骨中或上1/3骨折,残余暴力通过骨间膜斜向下传导至尺骨,造成尺骨骨折,故尺骨骨折线较桡骨骨折线低。桡骨骨折多为横行或锯齿状,尺骨多为短斜型。
3、扭转暴力:跌倒时身体向一侧倾斜,前臂同时受到纵向传导和旋转扭力的作用,发生尺桡骨螺旋型双骨折。骨折线方向一致,多有尺骨内上斜向桡骨外下。
【临床表现】
本病患者主要表现为局部肿胀、畸形及压痛,可有骨擦音及异常活动,前臂活动受限。儿童常为青枝骨折,有成角畸形,而无骨端移位。有时合并正中神经或尺神经、桡神经损伤,要注意检查。
【诊断】
前臂外伤后疼痛、活动障碍,X线片可明确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照片应包括肘、腕关节,以了解有无旋转移位及上、下尺桡关节脱位。
食疗方:
方1 赤小豆适量煎服,加赤砂糖少许温服之,本方适用于活血化瘀期。
方2 猪骨头1000克,黄豆250克,加水小火烧烂,加盐姜调味分饮食之。
方3 猪脊骨一具,洗净,红枣120克,莲子90克,降香、生甘草各9克,加水小火烧烂,加姜盐调味分多次饮之。
方4 鲜湖蟹2只,取肉(带黄),待粳米粥熟时,入蟹肉,再加以适量生姜、醋和酱油服食,常服。
方5 乌雄鸡1只(约500克),去皮毛内脏,洗净,“三七”5克切片,纳入鸡肚中,加少量黄酒,隔水清炖,熟后用酱油蘸服,常服。
方6 生黄芪30~60克,浓煎取汁,加粳米100克,煮粥,早晚服食。
方7 当归20克,黄芪100克,嫩母鸡1只,加水同煮汤食用。
方8 紫丹参50克,洗净,加水煮,取汁,其汁与猪长骨1000克、黄豆250克同煮,待烂熟,加入少量桂皮、盐即成。
方9 生螃蟹500克,捣烂,热黄酒冲服250克,余渣敷患处,约半日“各各”有声即好。用于骨折接骨。
上面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骨折虽然常见,而且一般可治愈,但是,骨折也有它的危害。骨折早期及晚期所带来是危害是不同的,下面简单介绍骨折早期的危害。主要表现在:
1、休克。严重创伤,骨折引起大出血或重要器官损伤所致。
2、脂肪拴塞综合症。发生于成人,是由于骨折处髓腔内血肿张力过大,骨髓被破坏,脂肪滴进入破裂的静脉窦内,可引起肺、脑脂肪栓塞,亦有人认为是由于创伤的应激作用,使正常血液中的乳糜微粒失去乳化稳定性,结合成直径达10-20vm的脂肪球而成为栓子,阻塞肺毛系血管。同时,在肺灌注不良时,肺泡馍细胞产生脂肪酶,使脂肪栓子中的整形脂肪小滴水解成甘油与游离脂肪酸,释放儿茶酚胺,损伤毛系血管壁,使富于蛋白质的液体漏至肺间质和肺泡内,发生肺出血,肺不张和低血氧,临床上出现呼吸功能不全,发绀、胸部拍片有广泛性肺实变。动脉低血氧可致烦燥不安。嗜睡、甚至昏迷和死亡。
3、重要内脏器官损伤:
a、肝、脾破裂:严重的下胸壁损伤,除可致肋骨骨折外,还可能引起左侧的脾或右侧的肝破裂出血,导致休克。
b、肺损伤:肋骨骨折时,骨折端可使肋间血管及肺组织损伤,而出现气胸、血胸或血气胸,引起严重的呼吸困难。
c、膀胱和尿道损伤:由骨盆骨折所致,引起尿外渗所致的下腹部、会阴疼痛、肿胀以及血尿、排尿困难。
d、直肠损伤:可由骶尾骨骨折所致。而出现下腹部疼痛和直肠内出血。
4、重要周围组织损伤:
a、重要血管损伤:常见的有股骨髁上骨折,远侧骨折端可致蝈动脉损伤。胫骨上段骨折的胫前或经后动脉损伤,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近侧骨折端易造成肱动脉损伤。
b、周围神经损伤:特别是在神经与其骨紧密相邻的部位如骨中、下1/3交界处极易损伤紧贴肱骨行走的跷神经。腓骨颈骨折易致腓总神经损伤。
c、脊髓损伤:为脊柱骨折和脱位的严重并发症,多见于脊椎颈段和胸腰段。出现损伤平面以下的截瘫,目前,虽有不少关于脊髓损伤再生的研究,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脊髓损伤所致的截瘫可导致终身残废。
5、骨筋膜室综合症。即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筋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产生的一系列早期症候群。最多见于前臂掌侧和小腿,常由创伤骨折的血肿和组织水肿使其室内内容物体积增加或外包扎过紧、局部压迫使股筋膜室容积见效而导致骨筋膜室内压力增高所致,当压力达到一定程度(前臂8.7kPa(65mmHg)小腿7.3kPa(55mmHg)可使供应肌肉的动脉关闭,形成缺血-水肿-学血的恶性循环,根据缺血的不同程度而导致
a、濒临缺血性肌挛缩-缺血早期,及时处理恢复血液供应后,可不发生或仅发生极小量肌肉坏死,可不影响肢体功能。
b、缺血性肌挛缩-较短时间或程度较重的不完全缺血,恢复血液供应后大部分肌肉坏死。形成挛缩畸形,严重影响患肢功能。
c、坏疽-广泛、长时间完全缺血,大量肌肉坏疽,常需截肢,如有大量毒素进入血循环,还可致休克、心率不齐和急性肾衰竭。
以上是骨折早期的危害,总之,骨折会引起其他疾病,有损健康,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时刻谨防骨折。
预防:
(1)复位要求准确尽量达到解剖复位;
(2)清创及时彻底强调术前术中应用抗生素;
(3)把握手术适应证;
(4)根据骨折固定原则选用内固定材料,选用钢板的长度应大于骨干直径的5倍,髓内针长度需超过骨折端8~10cm,才能达到相对牢固的固定;
(5)骨质缺损时尽量植自体松质骨;
(6)外固定位置固定前臂旋后20度为佳此时骨间膜紧张以防挛缩固定也最稳定关节旋后位功能恢复亦最佳;
本病常见的并发症及可能原因如下:
(1) 骨折不愈合:尺桡骨解剖关系复杂, 尺桡骨下1/3 段以肌腱包绕为主,周围软组织血供差,且尺桡骨上下端均构成关节,做旋前旋后动作时骨两断端以尺骨为轴心作一致的摆动,不承受旋转力,而尺骨的断端可相互扭转,影响骨折的愈合;粉碎性骨折骨质缺损,周围软组织损伤严重;骨膜微小血管栓塞,致骨膜坏死,影响成骨;内固定所有方法和材料欠妥。
(2) 感染:主要与受伤后创口暴露时间长,清创不彻底及软组织损伤严重有关。
(3) 前臂肌间隔综合征:多为软组织损伤严重,手法复位时手法不当,切开复位时,手术粗暴及未及时积极行各种消肿止血措施等造成肌间隔内压力不断升高,以及外固定时夹板、石膏外固定太紧所致。
(4) 前臂旋转功能受限:多发于闭合整复病人,骨折端未达到解剖复位,交叉愈合或两骨之间桥连接。骨间膜挛缩、软组织瘢痕粘连及上下关节囊缩亦为重要原因。
(5) 压疮:多发生于闭合整复骨折后石膏塑形或分骨垫挤压所致。局部水肿,皮肤血供差亦为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