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普通外科 > 文章内容

食管中段憩室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1-06-29 09:02浏览:

【病因】

  (一)发病原因

  食管中段的牵引型憩室多因纵隔或肺门淋巴结结核的瘢痕收缩和牵引所致,少数是因心包炎或脊柱结核波及食管而引起。

  (二)发病机制

  多发生于左右支气管分叉后方的食管侧壁,约2/3的病例憩室向食管左侧和前侧发展,向后方发展者极少,因这种憩室壁是由食管壁的各层组织构成,故属于真性憩室。只向外膨出而不下垂,故一般不积存食物,不易引起炎症,也不易发生食管腔的梗阻。但由于瘢痕组织的粘连固定,可影响食管的蠕动。有时憩室可发生炎症、出血,形成脓肿或破入纵隔等并发症。由于憩室周围为瘢痕组织,故极少发生急性穿孔。也有憩室破溃入主动脉造成大出血,或穿入气管而形成食管气管瘘的报告,还有憩室破入支气管动脉而发生非致死性出血的报告,这可能是由于质地较脆的肉芽组织破碎,或钙化的组织腐蚀支气管动脉所致。Dukes和Maclarty等指出,纵隔肉芽肿累及食管的情况并不多见,但有时可压迫食管,造成食管窄狭、形成憩室或窦道,以及形成食管气管瘘。

【症状】

  食管中段牵引型憩室虽可发生出血、瘘以及食管梗阻等并发症,但在无并发症时一般无症状,多在作X线钡餐检查时偶然发现。这种憩室有完整的肌层,保证了憩室的排空,不易诱发症状。如合并憩室炎,病人可感到吞咽疼痛和吞咽阻挡感,胸背部或胸骨后疼痛,胸内饱满感或少量呕吐等临床症状。若病人平卧,有时食物可从憩室内反流到口腔,这些症状还可能与食管受压或狭窄有关,有的病人可并发局限性食管炎。

  根据临床表现,结合食管钡餐造影和食管内镜检查可明确诊断。

【饮食保健】

【护理】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治疗】

【检查】

  1.X线钡餐检查 大多数为球状外形及窄颈的膨出型憩室少数呈牵拉型憩室的处型,由于这些憩室开口较大,立位检查时,钡剂很易流出,憩室不易显影,若将病人置头低脚高位,或采取俯卧位或左侧卧位,憩室就较易显示。钡餐检查时应观察食管运动(如排空延滞等情况)及并存的食管疾患。怀疑合并支气管瘘时做支气管碘油造影X检查更易发现病变。憩室腔内有恶变时X线征象是:①充盈缺损或囊壁不规则,至憩室完全消失,代之以充盈缺损;②憩室开口处或邻近处食管不规则,甚至有僵硬现象;③食管憩室附近管壁功能改变,蠕动收缩变弱,甚至消失,致使造影剂停留。有时与憩室内炎症不易鉴别,须进一步行内镜检查。

  2.食管测压检查 可发现食管有无运动功能异常,诸如食管弥漫性痉挛、失弛缓症等。

  3.气管内镜检查 对疑有憩室恶变及食管气管瘘并发症的病人,有助于发现瘘口。嘱病人口服亚甲蓝溶液,若在支气管镜中或咳出的痰中发现亚甲蓝,即可以确定有食管支气管瘘。

  4.CT检查 以除外其他较严重的疾病。如果病人有慢性肺化脓症的症状,肺CT扫描可明确肺部病变的范围。

【鉴别】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并发症】

  多见的是淋巴结发炎后与食管壁相粘连,憩室可以因炎症溃疡或淋巴结坏死穿孔进入呼吸道形成瘘管,小瘘管穿入支气管可不发生症状,瘘管扩大在吞咽流质时可引起阵发性咳嗽发作,亦能发生肺脓肿的并发症。瘘管进入支气管动脉或食管动脉造成出血较少见。胡荣华曾报道(1962)1例食管憩室破至心包,心包穿破至胸腹壁积食和脓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