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0-04-29 16:09浏览:
次
(一)发病原因
会阴疝系因盆底肌薄弱、张力降低,加之多次妊娠分娩、盆腔肿瘤等引起盆腔压力增高等因素而诱发。
(二)发病机制
根据疝与会阴横肌的关系分为前会阴疝和后会阴疝。
1.前会阴疝 疝囊穿过肛提肌而从会阴横肌前面的尿生殖膈膜中突出。该疝几乎只见于女性,由于疝出现的部位不同,又可分为阴部疝、阴道疝、阴唇疝,疝内容物可以是小肠或乙状结肠,通常还有一部分膀胱。几乎全都可以复位。
2.后会阴疝 在男性,疝囊自直肠与膀胱之间下行,出现于坐骨直肠窝或会阴部紧靠中缝处。在女性,疝从提肛肌裂孔或提肛肌与尾骨肌之间脱出,可出现于坐骨直肠窝,并可继续下延而在臀大肌的下缘膨出。因此,应与坐骨疝相鉴别。病人站立时疝增大,若合并妊娠可引起难产。后会阴疝比前者少见,男女均可发生,但女性远多于男性。
会阴疝临床上少见,一般好发于女性,可有多次妊娠分娩史或引起盆腔压力增高的疾病,如盆腔肿瘤等。病人常自述不明原因出现会阴部包块,站立、快速行走或腹内压增高(劳动用力、咳嗽或用力排便)时出现,平卧休息后或用手上推包块时消失。疝块较小时多位于一侧大阴唇内或肛门旁,向前突出,有时胀痛或性生活有不适感。包块随病程进展逐渐增大,占据一侧会阴,甚至有人报道如小儿头大小,生活行动极为不便,但很少发生嵌顿或绞窄。
体检:可在一侧大阴唇或肛门一侧见到大小不等、质软、无压痛包块,表面皮肤完整,无红肿,平卧位上推包块易还纳,咳嗽时有冲动感,用力增高腹内压可使大阴唇隆起或包块可再度出现,阴道、附件正常,盆底组织多松弛。
1.病史 女性病人,有多次分娩史或引起盆腔压力增高的疾病;在一侧大阴唇内或肛门旁,出现可复性包块。直立时或腹内压增高时出现,平卧时消失。
2.体征 在一侧大阴唇或肛门旁可触及质软、无痛性包块;腹部加压出现,可手法复位,冲击试验阳性。
3.辅助检查。
会阴疝食疗方(以下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咨询医生)
【1 】
组成: 青椒 60 克, 芹菜 300 克, 苹果 400 克, 盐和胡椒适量。
制作与用法: 青椒蒂不除, 将以上菜和水果切细放入榨汁机内榨汁, 加盐和胡椒调味饮用。
【 2 】
组成: 荔枝核 50 粒, 陈皮 9 克, 硫磺 9 克。
制作与用法: 上料共研细末, 用盐水打糊为丸, 如绿豆大。每次 10 粒, 每日 2 次。
【 3 】
组成: 龙眼核。
制作与用法: 龙眼核 (去皮) 炒黑研末, 每次 5~10 克, 早晚用高粱酒送服。不会饮酒者, 半汤半酒送下。或龙眼干 14 粒, 鲜榕树须 20 克同煎服, 连服 3~4 次。
【4 】
组成: 枇杷核 10~20 克。
制作与用法: 上料水煎服, 每日 2 次。
【5 】
组成: 杨梅新根 60 克。
制作与用法: 杨梅新根洗净、切碎、水煎。酌加酒和红糖调服。
【6 】
组成: 荔枝核, 小茴香, 桂圆核,升麻。
制作与用法: 上料各等份焙干研末。空腹服 3 克, 再以升麻 3 克水酒煮服。
【7 】
组成: 橘核、小茴香各等份。
制作与用法: 上料分别炒焦研末, 混匀。每次 5~10 克, 临睡前以热黄酒送服。
【8 】
组成: 荔枝蒂 3 个。
制作与用法: 荔枝蒂焙焦研末, 适量黄酒送服。
【9 】
组成: 樱桃核 60 克, 醋。
制作与用法: 樱桃核与醋同炒, 研末。每次 15 克, 开水送服。
会阴疝吃什么对身体好?
1、饮食宜清淡,容易消化,少渣滓,以免排粪次数增多。
2、有习惯性便秘或排粪不畅的病人,平时要多食含纤维素多的蔬菜、水果,保持粪便柔软。注意调理饮食,避免便秘或腹泻。
会阴疝最好别吃什么食物?
1、患者不宜吃刺激性食物,如辣油、芥末、辣椒等;
2、不宜过食油腻;不宜食用带鱼、螃蟹等发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