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普通外科 > 文章内容

脑外伤后综合征(脑损伤后神经官能症,脑外伤后综合症,脑震荡后综合征)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0-04-25 09:40浏览:

【病因】

  (一)发病原因

  轻度或中度闭合性颅脑损伤,伤后一般情况恢复较好,但头昏、头痛及某些程度不一的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或精神性症状却经久不愈。目前认为,可能是在轻微脑器质性损害的前提下,再加上病人心身因素与社会因素而促成。

  (二)发病机制

  脑损伤后综合征的发生可能有颅脑器质性病变的病理基础,尽管有的病理改变难以查出,同时也与个人素质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有关。

  在暴力打击头部之后,无论轻重都将引起一系列不同程度的脑组织病理生理改变。轻者仅有暂时的生物化学及脑血灌注方面的变化,例如,头伤后颅内循环减缓即可持续数月之久。重者不仅造成脑挫裂伤、颅内血肿、脑缺血、缺氧,也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轴突断裂及某些细微的损伤,其中也有一些难以查出的轻微病变。例如头皮的外伤性神经瘤、颅内外小血管沟通、脑膜-脑软膜粘连、蛛网膜绒毛封闭、轴突断裂、脑白质或脑干内的微小出血、软化,以及颅颈关节韧带或肌肉的损伤波及颈神经根等,都可引起各种症状。

  脑损伤及其所致的脑水肿、脑血管痉挛及微循环改变,可导致脑组织内点灶状出血;脑缺血、缺氧、轴突断裂、髓鞘崩解形成的软化灶及退行性病变,脑膜脑粘连及瘢痕形成,颅内外小血管沟通等病理改变,可影响到皮质和皮质下自主神经中枢的功能;脑损伤时脑组织发生大块移动,由于剪应力作用,可造成间脑与脑干结构受损,使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人,有蛛网膜粘连,刺激脑膜及神经根,出现相应的症状,另外蛛网膜下腔出血可引起蛛网膜绒毛封闭、脑脊液循环通路受阻,可引起外伤性脑积水,有的尽管CT表现不明显,但由于其打破了脑脊液的吸收与分泌的平衡,从而引起相应的症状。

  然而脑外伤后综合征的发生与脑组织受损的严重程度并无相应的关系,相反,脑损伤轻不伴有明显神经功能障碍的比重型脑外伤有神经功能缺损者为多。有学者认为本综合征的发生率中失业者较已就业者为多,且智商较高又拥有专业知识的人则较少。上述情况足以说明病人的身心因素、社会影响以及生活、工作是否安定均与本症的发病有密切关系。

【症状】

  脑外伤后综合征的临床特点为主观症状较重而客观体征缺如或轻微,主要是头昏、头痛和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等表现。

  1.头痛、头晕 头痛最为多见,约占78%,以弥漫性头部胀痛及搏动性头痛为主,持久而严重,发作时间不定,以下午为多,部位常在额颞部或枕后部,有时累及整个头部,或头顶压迫感,或呈环形紧箍感,因而终日昏沉、焦躁不安。位于枕后的头痛经常伴有颈部肌肉紧张及疼痛,多与颅颈部损伤有关。头痛的发作可因失眠、疲劳、情绪欠佳、工作不顺利或外界的喧嚣而加剧。

  头晕亦较为常见,约占50%。病人往往陈诉为头晕目眩,其实多非真正的眩晕,而是主观感到头部昏浊、思维不够清晰,或是一种混乱迷糊的感觉。有时自认为身体不能保持平衡,常因转动头部或改变体位而加重,但神经检查并无明确的前庭功能障碍或共济失调,给予适当的对症治疗和安慰鼓励之后,症状即可减轻或消失,但不久又复出现。

  2.癔症样反应 病人情绪多波动,易激惹、发怒,有时可有肌痉挛性发作、视力下降、听力下降、闭目不语和不由自主的哭笑,甚至发生癔症性瘫痪,重者呈木僵或缄默状态。

  3.神经系统查体 多无确切的阳性体征。

  脑外伤后综合征的诊断必须慎重,首先应在认真排除器质性病变之后始能考虑,另外还需排除全身的其他慢性病变。只有在排除了以上两类情况,经系统治疗半年或1年以上,仍有上述症状者,才可以诊为脑外伤后综合征。

  对这类病人应耐心询问病史,了解自伤后至现在整个病情的全过程,包括各项检查的结果、治疗经过、手术发现以及曾经做出的诊断意见和治疗效果。在全面了解病人情况之后,再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检查。虽然神经系统检查常为阴性,但认真仔细的查体仍有重要意义,有时能从一些蛛丝马迹中发现线索,从而找到病因或排除器质性损害。其次可根据病史和检查有目的地安排辅助性检查:腰椎穿刺可以测定颅内压以明确有无颅压增高或降低,同时能了解脑脊液是否正常;脑电图检查有助于发现局灶性损害及有无持久的异常波形,以决定进一步的检查方向;CT扫描能够明确显示有无脑萎缩、脑积水或局限性病灶;MRI更有利于发现脑实质内的微小出血点或软化灶;放射性核素脑脊液成像可以了解脑脊液循环情况。

【饮食保健】

【护理】

【治疗】

  耐心开导、解除患者的忧虑,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检查】

  脑脊液检查大多属正常范围之内,少数病人压力可稍高或稍低,蛋白定量可稍增高。

  1.CT与MRI 可以显示脑内有无明确的器质性改变,如脑萎缩、脑积水、脑梗死、小的出血软化灶及其他小的病灶。

  2.脑电图 可能出现广泛性节律异常或局灶性慢波、快波或发作波等,有的出现去同步化现象。

  3.放射性核素脑脊液成像 有助于了解脑脊液循环是否存在阻碍。

【鉴别】

  注意与颅脑器质性病变和全身一些慢性疾病相鉴别,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有助于鉴别。另外应与神经症进行鉴别。神经症发病与神经症素质、人格特征和精神应激有关,病程多迁延,呈发作性,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症状相对较轻,神经电生理学、神经放射学检查均正常。神经症患者对抗焦虑和抗忧郁治疗缺乏特异性,而对自己所相信的任何治疗和暗示疗法均能取得相同的效果。

【并发症】

目前暂无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