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普通外科 > 文章内容

脑积水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0-04-25 09:15浏览:

【病因】

  脑积水病因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原因:

  1)先天畸形 如中脑导水管狭窄、膈膜形成或闭锁,室间孔闭锁畸形(第四脑室正中孔或侧空闭锁),脑血管畸形,脊柱裂,小脑扁桃体下疝等。

  2)感染 胎儿宫内感染如各种病毒、原虫和梅毒螺旋体感染性脑膜炎未能及早控制,增生的纤维组织阻塞了脑脊液的循环孔道,或胎儿颅内炎症也可使脑池、蛛网膜下腔和蛛网膜粒粘连闭塞。

  3)出血 颅内出血后引起的纤维增生,产伤颅内出血吸收不良等。

  4)肿瘤 可阻塞脑脊液循环的任何一部分,较多见于第四脑室附近,或脉络丛乳头状瘤。

  5)其他 某些遗传性代谢病、围产期及新生儿窒息、严重的维生素A缺乏等。

【症状】

  临床见症并不一致,与病理变化出现的年龄、病理的轻重、病程的长短有关。胎儿先天性脑积水多致死胎,出生以后脑积水可能在任何年龄出现,多数于生后6个月出现。年龄小的患者颅缝未接合,头颅容易扩大,故颅内压增高的症状较少。脑积水主要表现为婴儿出生后数周或数月后头颅快速、进行性增大。正常婴儿在最早六个月头围增加每月1.2-1.3cm,本症则为其2-3倍,头颅呈圆形,额部前突,头穹窿部异常增大,前囟扩大隆起,颅缝分离,颅骨变薄,甚至透明,叩诊可出现“破壶声”(Maceen)征。颞额部呈现怒张的静脉,眼球下旋,上巩膜时常暴露(日落征)。病婴精神萎靡,头部不能抬起,严重者可伴有大脑功能障碍,表现为癫痫、视力及嗅觉障碍、眼球震颤、斜视、肢体瘫痪及智能障碍等。由于婴儿头颅呈代偿性增大,因此,头痛、呕吐及视神经乳头水肿均不明显。

【饮食保健】

  一、脑积水食疗方(下面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1)生食大蒜或洋葱10-15克可降血脂,并有增强纤维蛋白活性和抗血管硬化的作用。

  2)脑出血病人饭后饮食醋5-10毫升,有软化血管的作用。

  3)黑木耳6克,用水泡发,加入菜肴或蒸食。可降血脂、抗血栓和抗血小板聚集。

  4) 吃鲜山楂或用山楂泡开水,加适量蜂蜜,冷却后当茶饮。若中风并发糖尿病,不宜加蜂蜜。

  5)芹菜根5个,红枣10个,水煎服,食枣饮汤,可起到降低血胆固醇作用。

  6)川芎10g,桂枝10g,鸡血藤30g,葛根12g,羌活10g,归身10g,北芪60g,地龙 10g,三棱10g(炒),炒莪术10g,石菖蒲 10g,乌梢蛇10g,赤芍10g,甘草6g,醋15g (冲服)。水煎服,每天1剂。有活血化瘀之功效。

  二、脑积水吃哪些对身体好?

  1、补充足量脂肪

    不饱和脂肪酸是脑细胞构成的主要原料,脑重的50%~60%是脂肪(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主要是亚油酸、亚麻油酸和花生四烯酸等3种脂肪酸,尤其是前2种是构成脑细胞的重要成分。

    因此,向脑提供质量优良、丰富的脂肪,可促进脑细胞发育和神经纤维鞘的形成,并保证它们的良好功能。含此类物质较多的有:野兔、猪、羊、鸭、鸡、鹌鹑、麻雀等动物肉;牡蛎、章鱼、海鱼类;核桃仁、芝麻、松子、花生仁、南瓜籽、葵花籽、西瓜籽、杏仁、干果、植物油等。

    2、补充维生素C

    维生素C能促使细胞结构的坚固,并能消除细胞间结构的松弛或紧张状态,使机体的代谢机能旺盛,是脑发育的必要物质,充足的维生素C可使大脑功能灵活、敏锐,并可提高儿童的智商。含此类物质较多的有酸枣、鲜枣、草莓、葡萄、柿子、金桔、苹果、梨、山楂、菠萝、萝卜叶、番茄、卷心菜、绿茶、马铃薯等。

    3、补充蛋白质

    蛋白质是脑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占脑干重的30%~35%,是脑细胞兴奋和抑制过程的主要物质基础,在记忆、语言、思考、运动、神经传导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脑的发育和营养,与蛋白质的充足供应有密切关系。

  含蛋白质较丰富的有:蛋类、野猪肉、野兔肉、野鸭、野鸡、鹌鹑、麻雀等;非养殖的鱼贝类如牡蛎、章鱼、墨斗鱼、虾等;牛肉、猪肉、鸡肉等及大豆及大豆制品、花生仁、小豆、蚕豆、芝麻、核桃仁等干果类。

    4、补充微量元素锌

    微量元素锌对维持脑的功能具有一定作用,并且锌亦是超氧化物歧化酶等抗氧化物酶的辅酶,在抗衰老中具有一定作用。研究业已证实,体内锌、铜比例失调,可致动脉粥样硬化及中风等疾病发生率明显增高。含锌较丰富的食品

  三、脑积水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1、脑积水伴高脂血症有动脉硬化者饮食中要限制动物脂肪。

  2、忌烟酒。

  3、忌刺激性食物和兴奋性饮料。

【护理】

  护理

  1、 室温保持在18~21℃,湿度55%为宜,定时通风换气,保持病房空气流通,为病员提供一个安静、整洁、舒适、安全的治疗康复环境。

  2、 饮食应易开脑窍、通经络、健脾益肾、填精益脑、强身易消化的食物为主。

  3、 作好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作到亲切、热情、耐心地照顾病员详细了解病员的病情、家庭、社会环境,帮助病员及家属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变被动为主动,创造出一个接受治疗康复的最佳心理状态。

  4、 定时测量患儿头部,询问有无恶心、呕吐等病史。

  5、 颅内压增高时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特别是意识、瞳孔的变化,有无脑疝发生及颅内高压三联症(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做好特护记录,记出入量。

  6、 应用甘露醇降压时一定要快速滴入,在半小时内滴完,不可漏入皮下,以防局部皮肤组织坏死。

  7、 预防并发症,颅内压增高时避免搬动,头下垫以软枕头偏向一侧并抬高15~30°,及时吸出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昏迷时注意保护角膜,预防褥疮。

  8、 危重病人做好抢救准备(器械、药品),必要时气管切开。

  9、 对症护理,抽搐时通知 医生 给镇静剂,有缺氧指征时吸氧,高热时退热处理。

  10、 指导家长或协助病员做功能训练,以主动运动为主。

  11、 针对疾病病因及康复治疗原则治疗,做好出院指导以保疗。

【治疗】

  预防:

  1、加强产前早期诊断及早终止妊娠,预防脑积水儿的出生。脑积水儿的产前早期诊断是预防脑积水儿出生的重要途径。由于明显的脑积水,在孕12-18周即可通过B超查出,所以要加强B超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及早终止妊娠,预防脑积水儿的出生,降低先天性脑积水的出生率。

  2、宣传优生知识,减少胎次。据有关资料表明,胎儿患脑积水的危险度可因孕妇产次增加而升高。两胎以上者脑积水发生率明显上升。因此,宣传优生知识,减少胎次,是防止脑积水儿的途径之一。

  3、提倡适当年龄生育从有关资料显示,脑积水畸胎的发生率有随孕妇年龄增加而递增的趋势。一般25—29岁组发生率最低,但差异无显著性,30岁以后发生率就有递增趋势。因此,提倡适当年龄生育,对预防脑积水儿的发生有一定意义。

  4、加强优生教育,提高人口文化素质。据有关统计资料提示,脑积水儿的发生与孕妇文化程度有关,孕妇文化程度越低发生率越高,文盲与半文盲者后代的患病率最高。所以要提高人口的健康素质,首先应提高人口的文化素质,以增强群众对优生教育的接受能力和自我保健意识。

【检查】

  1.颅骨X线片可见颅腔扩大、颅骨变薄及颅缝分离;

【鉴别】

  在婴儿,应注意与下列情况鉴别:

  1.未成熟儿:头颅增大较快,有些类似脑积水,但脑室不大。

  2.佝偻病:头颅增大多为方形并有其他佝偻病症状。

  3.畸形大头:头颅大,增长也快,有明显的智力不足,无眼珠下垂现象,脑室造影正常。

  4.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头颅增大较慢,硬脑膜下穿可见较多的红色或黄色液体,眼底有出血,CT可确诊。

  5.颅内占位性病变如肿瘤,脓肿等。

  在老年人,脑积水还需与因脑萎缩导致的相对脑室系统扩大相鉴别。两者可以从症状,影像学检查等方面进行鉴别。单纯的脑萎缩,没有脑积水的典型症状,如痴呆、小便失禁及步态不稳。CT及MRI上看,脑萎缩者脑室系统扩大,脑沟增宽,关键是没有脑室周围水肿表现。

【并发症】

  常有呼吸困难、缺氧、呕吐、多汗、发热,若应用脱水剂和利尿剂,很容易出现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