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0-04-24 12:02浏览:
次
(一)发病原因
暂无相关资料。
(二)发病机制
恶性脑膜瘤生长快,肿瘤多向四周脑内侵入,使周围脑组织胶质增生。随着反复手术切除,肿瘤逐渐呈恶变,最后可转变为脑膜肉瘤。其中良性脑膜瘤中的血管母细胞瘤最常发生恶变。
世界卫生组织(WHO)根据组织病理学特点,将脑膜瘤分为4级,其中3级为恶性脑膜瘤,4级为肉瘤。分级的依据有6个标准:细胞数增多,结构消失,核多形性,有丝分裂指数,局部坏死和脑组织受侵犯。这6个标准除脑受侵犯外,每个标准又分为4级,即0~3级,脑受侵为1分,无为0分。总分在7~11为3级属恶性脑膜瘤,>11分为4级属肉瘤。也有人认为脑膜肉瘤不属脑膜瘤。恶性脑膜瘤病理特点是细胞数增多,细胞结构减少,细胞核多形性并存在有丝分裂,瘤内有广泛坏死。
恶性脑膜瘤可发生颅外转移,主要转移至肺(占35%)、骨骼肌肉系统(17.5%)以及肝和淋巴系统。转移可能与手术操作有关。此外,肿瘤侵犯静脉窦、颅骨、头皮,也可能是造成转移的原因。另外,恶性脑膜瘤也可经脑脊液播散种植。有人认为,恶性脑膜瘤的转移至少占脑膜瘤的1/1000。
恶性脑膜瘤的平均发病年龄明显低于良性脑膜瘤,肿瘤多位于大脑凸面和矢状窦旁,其他部位,尤其是后颅窝少见。因此恶性脑膜瘤的病人更易出现偏瘫等神经系统损害症状。脑膜瘤的常见症状如癫痫、头痛等在恶性脑膜瘤中常见,但病程较短。
根据临床表现,CT及MRI的改变,恶性脑膜瘤的诊断与良性脑膜瘤诊断一样并不十分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