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普通外科 > 文章内容

多发性颅内血肿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0-04-24 12:01浏览:

【病因】

  多因头部多处遭受外力直接打击,产生着力点处的颅骨变形或骨折,伤及血管所致。

【症状】

  多发性血肿没有独特的临床征象,虽然可以根据致伤机理和神经功能受损表现,作出初步估计,但因各种多发性血肿之间,症状和体征往往混淆,难以确诊,常须依靠影像学的检查,或经手术探查证实。一般分为三种情况:

  1.同一部位不同类型的多发血肿,多为对冲性脑挫裂伤伴急性硬脑膜下血肿及脑内血肿;或着力部位硬膜外血肿伴局部硬脑膜下及/或脑内血肿。

  2.不同部位同一类型的多发血肿,常为双侧硬脑膜下血肿,尤其是小儿及老年病人,因额部或枕部减速性损伤所致。当致伤暴力大、脑挫裂伤严重时,常为急性硬脑膜下血肿,往往位于双侧额颞前份。若脑原发性损伤轻微,系脑表面的桥静脉撕裂出血时,则多为慢性或亚急性双侧半球凸面硬膜下血肿。偶尔可因挤压伤致双侧颞骨骨折,亦有引起双侧硬脑膜外血肿的可能,但较少见。

  3.不同部位不同类型的多发血肿,见于着力部位硬脑膜外血肿及/或脑内血肿伴对冲部位硬脑膜下及脑内血肿。有时枕部减速性损伤,引起枕骨骨折,可致颅后窝硬脑膜外血肿,伴对冲部位硬膜下及/或脑内血肿。此类血肿临床表现常较严重,病人伤后多持续昏迷或意识障碍变化急促,容易早期出现天幕切迹疝及双侧锥体束受损征。

【饮食保健】

  患者宜吃什么?

  补血健脑、活血化淤的红糖,山楂等,益母草、桃花、桃仁、红花等。

  食疗

  海带绿豆汤活血化淤,软坚消痰。取海带15克,绿豆15克,甜杏仁9克,玫瑰花6克,红糖适量。先将玫瑰花用布包好,与洗净的海带、绿豆、甜杏仁一同入锅,加水适量,煮汤至熟,去玫瑰花,加入红糖调味即成。每日食用1次,连续食用20天~30天。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情请询医生。

【护理】

  多发性血肿没有独特的临床征象,虽然可以根据致伤机理和神经功能受损表现,作出初步估计,但因各种多发性血肿之间,症状和体征往往混淆,难以确诊,常须依靠影像学的检查,或经手术探查证实。一般分为三种情况:

  同一部位不同类型的多发血肿,多为对冲性脑挫裂伤伴急性硬脑膜下血肿及脑内血肿;或着力部位硬膜外血肿伴局部硬脑膜下及/或脑内血肿。

  不同部位同一类型的多发血肿,常为双侧硬脑膜下血肿,尤其是小儿及老年病人,因额部或枕部减速性损伤所致。当致伤暴力大、脑挫裂伤严重时,常为急性硬脑膜下血肿,往往位于双侧额颞前份。若脑原发性损伤轻微,系脑表面的桥静脉撕裂出血时,则多为慢性或亚急性双侧半球凸面硬膜下血肿。偶尔可因挤压伤致双侧颞骨骨折,亦有引起双侧硬脑膜外血肿的可能,但较少见。

  不同部位不同类型的多发血肿,见于着力部位硬脑膜外血肿及/或脑内血肿伴对冲部位硬脑膜下及脑内血肿。有时枕部减速性损伤,引起枕骨骨折,可致颅后窝硬脑膜外血肿,伴对冲部位硬膜下及/或脑内血肿。

  此类血肿临床表现常较严重,病人伤后多持续昏迷或意识障碍变化急促,容易早期出现天幕切迹疝及双侧锥体束受损征。

【治疗】

  多发性颅内血肿(multiple intracranial hematoma)是指颅脑损伤后颅内同时形成两个以上不同部位或不同类型的血肿。此类血肿常伴发于严重脑挫裂伤病人,发生率约占颅内血肿的14.4%~21.4%。其中,居不同部位者占60%左右;位于同一部位但不是同一类型的血肿,约占40%。有些外伤性多发颅内血肿患者,在入院初次CT检查时就已明确诊断,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初次检查时只见单个血肿,甚至只有脑挫裂伤灶,直到1天或数天后CT检查发现多发血肿。

【检查】

  当疑有多发性血肿可能时,应及早施行辅助检查如CT、MRI或脑血管造影均能于早期明确诊断。颅骨X线平片可以提示有无跨越静脉窦或血管压迹的骨折线。脑超声波探测若发现中线波无移位或稍有偏移而与临床体征不符时,即应考虑存在多发血肿。若脑血管造影示有无血管区,而大脑前动脉并未向对侧相应的移位,或移位程度不足血肿原度的1/2时,或血肿甚小而中线移位过大时,均应想到多发发血肿的可能。

【鉴别】

  与单发性血肿相鉴别,本病受伤方式复杂;头皮多处受伤或多处颅骨骨折;对冲性脑损伤存在;手术清除一次测血肿后,颅内压未见降低,或一度降低后又见升高;CT扫描已证实一侧血肿存在,但中线移位与CT表现不符。

【并发症】

  本病多伴发其他单发性血肿,如脑内血肿、硬脑膜下血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