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0-04-24 11:53浏览:
次
几个主要的损伤机制:(1)超伸展外力是枢椎峡部断裂的一个主要的损伤机制;(2)如同绞刑中使用颏下绳结的机制。已有大量的研究确定这种损伤,称为Hang-man骨折,有折发生在侧块最前面的部分,或进入椎弓根,并有前纵韧带、椎间盘和后纵韧带的断裂。其损伤机制是过伸加上突然和猛烈的牵张暴力,造成颅颈分离,即枢椎椎体和颅寰结构作为一个整体向上分离,后方的枢椎后结构与C3的连结仍是完整的。常造成脊髓横断并立即死亡。但也有承受了这种损伤的一些报道,既使存在有短暂的神经症状,这个区别被解释为载荷方向和重量,以及施加时间不同所致。作为绞型犯,他必须被“颈部悬吊一直到死”,随着时间的延长,关键的软组织达到衰竭负荷,引起颅颈分离和死亡;(3)在车祸或跳水事故中,损伤机制为过伸加轴向压缩暴力。伸展是由于身体前冲,前额撞击在倾斜的车窗玻璃或游泳池底所致,也涉及了轴向的压力,可能还有旋转的成分。Rogers注意到相当多的附属于枢椎骨折的颈3椎体压缩性骨折,还有其他不能用一种简单的伸展机制来解释的损伤,他的患者中有1例伴有C7~T1关节突骨折,这强烈提示轴压力相反,汽车事故或其他减速事故中是过伸伴轴向压缩暴力作用于枢椎;(4)在少数情况下,屈曲损伤是Hangman骨折的原因。
实际上,有一大群枢椎弓根骨折的病例,其损伤的组合依据涉及的具体暴力矢量而定,包括暴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及作用时间。总的来说,暴力到达时脊柱各结构的位置,特殊患者其脊柱结构的独特的力学特征都决定了特别的损伤、破坏的结构成分和移位的程度。当医师观察到一个创伤性枢椎前滑脱时,X轴的弯曲是致伤暴力的主要组成部分,而最可能涉及的机制是过伸。
一直到1981年,才出现Hangman骨折分类的标准。首先是Francis等按照骨折移位、成角和韧带的不稳定情况将Hangman骨折分为5个等级。移位的测量是在侧位片上C2、C3椎体后下缘分别画垂线、测量垂线距离;成角是C2、C3椎体后缘分别画线,测量两线交角的度数。Ⅰ级骨折被认为是稳定的,Ⅱ~Ⅳ级骨折是不稳定的,Ⅴ级骨折意味着移位超过C3椎体矢状直径的一半或成角畸形已造成至少一侧C2~3间隙大于正常颈椎间盘的高度。
1.普通X线检查包括颈椎常规片和断层片。创伤性枢椎前滑脱的诊断主要依靠侧位片。侧位片可清楚地显示骨折线及移位的成角的情况。据此可作出骨折类型的影像学诊断。在医师陪同保护指导下,谨慎地作颈椎伸、屈位拍片,可进一步提供骨折稳定情况的信息。有时尚需作断层检查才能清楚显示骨折线。X线的典型表现是双侧枢椎椎弓根骨折,骨折线呈垂直或斜形,枢椎椎体可有不同程度的移位和成角畸形。另需注意寰椎、下颈椎有无伴随骨折,对婴幼儿还需注意枢椎椎弓根先天性缺损或软骨连结的可能。
2.CT检查可清楚显示骨折线,移位情况及与椎管的关系。CT三维重建有肋于对骨折形态的全面了解。MRI检查可了解脊髓及周围软组织的情况,对整个损伤可有全面的评估,并为手术入路的选择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