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普通外科 > 文章内容

慢性脓胸(慢性化脓性胸膜炎,慢性积脓)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0-04-24 11:30浏览:

【病因】

  (一)发病原因

  形成慢性脓胸的主要病因是:①急性脓胸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是慢性脓胸最主要的病因,如早期使用抗生素不当,脓胸引流不及时,或闭式引流的切口不在脓腔的最低点,引流管置入太深或引流管太细以至脓腔引流不畅。②胸腔毗邻处有慢性化脓性病变,如肝及膈下脓肿、肋骨化脓性骨髓炎、支气管胸膜瘘、食管胸膜瘘,原发感染病灶未得到彻底清除和引流,污染物和细菌不断进入胸腔。③胸腔内有异物存留,如碎骨片、弹片、滑入胸腔内的引流管等,或手术后异物等残留,则脓胸很难治愈,即使引流通畅彻底也因异物残留而不能清除致病菌的来源而不能治愈。④特异性感染如结核性脓胸、真菌性脓胸等。⑤其他原因如放线菌、阿米巴、耐药菌的感染等,均可使病程迁延。特异性感染,结核性感染、霉菌性感染、阿米巴性脓胸均容易形成慢性脓胸。

  (二)发病机制

  慢性脓胸的特征是胸膜增厚。大量纤维素沉积在胸膜表面,随着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侵入,纤维素层逐渐增厚、机化及钙化,厚达数厘米。脏层胸膜紧裹于肺,严重影响肺的呼吸运动。胸廓也因壁层胸膜增厚、纤维瘢痕组织的收缩而内陷,肋骨聚拢、肋间隙缩窄,脊柱侧弯,纵隔牵向患侧,膈肌固定,从而严重限制呼吸功能。长期肺萎缩可致支气管变形,排痰不畅,继发感染可以并发支气管扩张和肺纤维化,丧失再膨胀能力和气体交换能力,导致呼吸功能减退和缺氧。脓胸也可能侵犯邻近的肺组织,产生支气管胸膜瘘或食管胸膜瘘。当大量脓液进入支气管内,患者可窒息死亡。长期的慢性感染,肝、脾、肾等脏器偶可发生淀粉样变,表现为肝脾肿大、肝肾功能衰竭。有时出现杵状指(趾)。

【症状】

  慢性脓胸的诊断并不困难,患者多有急性脓胸的病史及形成慢性脓胸的过程。但临床上要查明病人的全身和局部病情以及形成慢性脓胸的原因。病人往往有消瘦、贫血、血浆蛋白减低,以及不同程度的慢性全身中毒症状,如低热、乏力、食欲差等。慢性脓胸患者由于长期慢性感染,肝、肾、脾大、肾功能障碍。部分脓胸可侵犯肺,形成支气管胸膜瘘,亦可直接穿破胸膜向外侵犯,穿过肋间,形成哑铃型型脓肿,甚至穿透皮肤形成胸膜皮肤瘘。有支气管胸膜瘘者,咳大量脓痰,且与体位3有关。合并皮肤瘘时,有脓液自瘘口外溢。查体可见患侧胸壁下陷、胸廓呼吸动度受限、肋间隙变窄、部分病人有脊柱侧弯、胸部叩诊呈实音,听诊呼吸音减低或消失,纵隔移位,脊柱侧弯及杵状指(趾)。

  慢性脓胸时由于长期积脓,大量纤维素沉积并逐渐机化,可形成2cm厚度,甚至更厚的纤维板,因而胸壁内陷,肋骨聚拢,肋间隙变窄,肋骨本身呈三角形改变,脊柱向健侧侧弯,膈肌也因增厚的胸膜纤维板的限制而被固定,因此呼吸运动受到极大的影响,严重减弱,同时因纤维板收缩的影响,纵隔被牵向患侧,影响血液循环患者可因长期缺氧而出现杵状指(趾)。

  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及影像学征象,慢性脓胸诊断并不困难,但重要的是根据临床资料分析与检查,须进一步明确形成慢性脓胸的原因和病理性质,以利彻底治疗。

【饮食保健】

  1.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

  1)宜多食各种新鲜水果、蔬菜,进低脂肪、低胆固醇食品如:香菇、木耳、芹菜、豆芽、海带、藕、鱼肉、兔肉、鸡肉、鲜豆类等。

  2)宜多食干豆类及其制品。

  3)宜选用植物油,不用动物油。

  2.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1)少吃辣椒、生蒜等刺激性食物或辛辣食品

  备注: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细请咨询医生

【护理】

  脓胸特别是慢性脓胸是一种消耗性疾病,因此应高度重视支持治疗,给予高能饮食,补充损失的蛋白质,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小量间断输血或血浆等在治疗中甚为重要。还应积极使用支气管解痉药,以利祛痰,以及中医药治疗等。积极治疗原发病。

【治疗】

【检查】

  (1)X线:患侧胸膜肥厚,肋间隙窄,大片密度增高的毛下班样模糊阴影。纵隔向患侧移位,横膈升高。高电压片或体层片可显示肥厚的胸膜、脓腔和肺组织的情况。如有液平面,表示曾有肺漏气,或仍有支气管胸膜瘘。结合正侧位胸片可明确脓腔的大小,部位。当有液平存在时,应用健侧卧位水平投照可显示脓腔底部的位置。脓腔造影可显示脓腔的部位、大小及有无支气管-胸膜瘘。胸部CT及MRI检查有助于明确胸内有无其他病变存在。

  (2)CT检查:能进一步明确肺组织是否有病变,如结核、支气管扩张、囊肿或脓肿,对制定手术方案有极大帮助。如有肺内病变常需作胸剥脱加肺叶甚至全肺切除,或加胸廓成形术。

  (3)B型超声检查:在胸腔积液的液性暗茫茫然中因为液体内细胞成分多,常互相聚集,形成絮状物,故声像图上见有强弱不等、分部不均的细小回声,并稍有浮动现象。如患者迅速移动体,则见液体仙回声浮动增强,甚至上下翻滚,极易识别。

  (4)脓胸与单纯胸膜肥厚的超声检查所见不同之处是,提高增益后液性暗区内仍无回声,而胸膜肥厚区则回声增强,呈现实质性组织的特征。

  (5)慢性脓胸如未作过胸穿或胸腔闭式引流,应该作胸穿,胸腔穿刺对诊断有很大的帮助。胸液为脓性积液,脓细胞多;胸液培养有病原菌发现, 培养应包括需氧和厌氧两类; 若普通培养无菌生长,还需作结核杆菌培养。继发于肺炎的肺炎双球菌性脓胸,其胸液多为黄色或黄绿色且黏稠; 链球菌性脓胸, 其脓液较稀薄而呈淡黄色;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脓胸,脓液稠厚而带黄色;绿脓杆菌性脓胸, 脓液呈淡绿色; 大肠杆菌、粪产碱杆菌性脓胸,脓液常带有粪臭味;厌氧性链球菌、梭状杆菌、螺旋体性腐败性脓胸,脓液常具有强烈的腐败恶臭味;如为产气性细菌性脓胸,则形成脓气胸。高度疑有支气管胸膜瘘时,可在抽液后将1%亚甲蓝2ml注入脓腔,观察咳出的痰液,如痰液呈蓝色,即证明支气管胸膜瘘的存在。

  血常规: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白细胞总数轻度偏高,低蛋白血症。中性粒细胞增高。晚期病人常因肝、肾脏的淀粉样变而有肝肾功能减退。

【鉴别】

  慢性脓胸的诊断并不困难,患者多有急性脓胸的病史及形成慢性脓胸的过程。但临床上要查明病人的全身和局部病情以及形成慢性脓胸的原因。病人往往有消瘦、贫血、血浆蛋白减低,以及不同程度的慢性全身中毒症状,如低热、乏力、食欲差等。查体可见患侧胸壁下陷、胸廓呼吸动度受限、肋间隙变窄、部分病人有脊柱侧弯、胸部叩诊呈实音,听诊呼吸音减低或消失。

  胸部X线片显示患侧胸膜增厚、肋间隙变窄、纵隔移向患侧、胸腔变小,如有金属异物或钙化均可清楚显示,如有气液平面则说明有支气管胸膜瘘或食管瘘,脓腔较小或仅存在窦道时可注入碘油后照正侧位片,以显示脓腔范围及有无支气管胸膜瘘;或经口吞碘油透视下观察有无造影剂进入胸腔,可证实有无食管瘘及瘘口的位置及其大小。如疑有支气管扩张时则应行支气管造影。

【并发症】

  慢性胸性常见的并发症有:

  (1)呼吸衰竭及心律失常

  纤维板剥脱术日趋成为各类脓胸的首选术式。但也存在引起并发症的危险性。原因可能在于此术式能很大程度改善肺功能, 因而对限制性通气障碍的低肺功能患者选择放宽, 如果术前对肺原性病变估计不足,容易造成呼衰。合理的术式选择对防止术后呼衰, 避免围术期死亡有重要作用。另外如果胸改术一次性切除肋骨过多, 术后有出现反张呼吸的危险; 胸膜全肺切除后对侧肺感染, 术前低肺功能, 如果患者对侧有陈旧胸膜炎病史的容易引起膈肌活动受限造成呼衰。因此必须早期识别, 如肺内广泛哮鸣音, 呼吸频率> 30 次öm in, 伴有辅助呼吸运动, PaO 2< 60mmHg 或PaCO 2>60mmHg, 以及有肺性脑病症状时, 早期气管切开, 辅助呼吸。术后心律失常除原有心脏疾患外低氧血症是主要原因。

  (2)术中术后出血

  由于脓胸泛围广泛, 同时常合并较复杂的肺内病变, 使手术剥离面广, 易造成术中术后大出血, 有专家指出,脓胸手术除胸壁渗血外,最易损伤的大血管为锁骨下动静脉及上腔静脉。本组术中大出血均发生在上述血管, 因此要避免损伤血管除熟悉解剖关系, 小心剥离外, 手术操作程序十分重要,要利用纵膈面粘连较疏松的特点, 结合少血管区, 先易后难, 徐徐深入, 凡剥离困难多为肺内病变或脓腔返折处, 应先孤立之, 然后锐性分离浅表干酪灶, 脓肿、空洞。在胸膜全肺切除术中, 肺血管贯穿悬吊法在实践中安全可靠。防止术后出血的关键除术中仔细止血,肺血管可靠结扎, 切莫忽视肋间血管的缝扎,在胸改术中不能因为加压包扎而忽略彻底止血。另外术前凝血功能的检查也至关重要。

  (3)自溃性脓胸

  本病是结核性脓胸常见的并发症。结核性脓胸的壁层胸膜破裂,自发排出其内容物,可进入许多部位,最常见的是胸壁皮下组织。CT 可同时显示胸腔内外的病变,均呈厚壁的包裹性积液,且可显示两者之间的瘘。

  (4)  胸膜恶性肿瘤

  并发胸膜恶性肿瘤相对罕见,虽然其发病机理不明,但慢性炎症是最重要的因素,其病理学类型较多。诊断也相对较难。如出现以下征象可提示本并发症: (1) 胸腔密度增高; (2) 胸壁软组织肿胀,脂肪线模糊,或两者同时出现; (3) 脓胸附近有骨质破坏; (4) 钙化的胸膜广泛内移; (5) 脓胸的腔内新发生气液平面。此时应行CT 检查,可发现脓胸周围有软组织密度肿物,增强扫描有强化。在诊断中应注意胸膜肿瘤与自溃性脓胸的鉴别,肿瘤常有坏死或退行性囊变,但CT 值可与脓胸相似,重要的是发现软组织肿块的外形,其壁的厚度不规则和腔内有软组织密度凸出影,可提示胸膜恶性肿瘤 。有时CT 对胸膜恶性肿瘤亦难以作出明确诊断,但能提供活检的部位。

  (5)除以上并发症外,慢性脓胸术后并发残腔积液、胸膜全肺切除术后残端瘘、顽固性窦道等也有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