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普通外科 > 文章内容

急性及亚急性脑内血肿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0-04-24 10:52浏览:

【病因】

  外伤性脑内血肿好发于额叶及颞叶,约占全数的80%,常为对冲性脑挫裂伤所致,其次是顶叶及枕叶,约占10%,系因直接打击的冲击伤或凹陷性骨折所引起,其余则为脑深部、脑干及小脑等处的脑内血肿,为数较少。

【症状】

  1.外伤性脑内血肿绝大多数均属急性,少数为亚急性。

  2.脑内血肿的临床表现,依血肿的部位而定,位于额、颞前端及底部的血肿与对冲性脑挫裂伤、硬脑膜下血肿相似,除颅内压增高外,多无明显定位症状或体征。若血肿累及重要功能区,则可出现偏瘫、失语、偏盲、偏身感觉障碍以及局灶性癫痫等征象。因对冲性脑挫裂伤所致脑内血肿病人,伤后意识障碍多较持久,且有进行性加重,多无中间意识好转期,病情转变较快,容易引起脑疝。因冲击伤或凹陷骨折所引起的局部血肿,病情发展较缓者,除表现局部脑功能损害症状外,常有头疼、呕吐、眼底水肿等颅内压增高的征象,尤其是老年人因血管脆性增加,较易发生脑内血肿。

【饮食保健】

【护理】

【治疗】

  1. 本病为外伤性疾病,无预防措施。注意安全,避免外伤。一旦脑外伤应尽早明确诊断,早治疗。

  2.血肿较大时,位于脑基底节、丘脑或脑室壁附近的血肿,可向脑室溃破造成脑室内出血,病情往往重笃,预后不良。

【检查】

  CT扫描或脑血管造影,紧急情况下亦可根据致伤机理的分析或采用脑超声波定侧,尽早在颞部或可疑的部位钻孔探查,并行额叶及颞叶穿刺,以免遗漏脑内血肿。由于这类血肿多属复合性血肿,且常为多发性,故而根据受伤机理分析判断血肿的部位及影像学的检查,十分重要,否则,于术中容易遗漏血肿,应予注意。急性期90%以上的脑内血肿均可在CT平扫上显示高密度团块,周围有低密度水肿带,但2~4周时血肿变为等密度,易于漏诊,至4周以上时呈低密度,又复可见。此外,迟发性脑内血肿是迟发性血肿较多见者,应提高警惕,必要时应作CT复查。

【鉴别】

  1.脑出血:无明确外伤史,有高血压史,无脑挫裂伤、颅骨骨折、头皮损伤等表现。

  2.硬脑膜外血肿及硬脑膜下血肿,借助CT检查可发现血肿在颅骨内板下,不难予与鉴别。

【并发症】

  位于额、颞前份和底部的浅层脑内血肿,往往与脑挫裂伤及硬脑膜下血肿相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