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普通外科 > 文章内容

颈椎半脱位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0-04-24 10:49浏览:

【病因】

  当颈椎遭受屈曲暴力,或处于屈曲位的颈椎受到纵向压缩力时,受作用椎体的前方压应力增加,而颈椎的后部结构受到张应力的作用。椎体的前屈运动过程中,相邻椎体的瞬时旋转中心位于椎间盘中心偏后位置,此时椎体前部为支点,张应力侧为关节囊、棘间韧带、黄韧带等。弯曲力和压缩力的持续作用可产生两种情况:若压缩暴力较大,有可能导致椎体前方塌陷,有时也可使颈椎间盘后突;若暴力不致导致椎体骨折,张应力侧的关节囊、韧带可撕裂,严重者后纵韧带也同时受损。外力持续作用导致上位颈椎的两个关节向前滑动并分离移位。后方小关节突的这种向前滑动与椎间盘的病理基础有关。若椎间盘在受力过程中功能良好,则瞬时旋转中心不变,后方小关所受的外力主要是牵张力,只有当关节囊撕裂时才有可能脱位。当椎间盘退变,高度降低,椎间盘周围纤维环及韧带松弛,椎间节段存有潜在不稳因素,暴力过程中,椎体间发生移位或瞬时旋转中心后移或下移,颈椎的弯曲运动在后方小关节突之间产生巨大剪切力而相互滑动,导致韧带的撕裂和小关节囊的撕裂,后纵韧带的损伤也是椎间盘功能受损的原因之一。外力中止后,颈部肌肉的收缩作用可使已半脱位的关节又缩回原位。但也有因关节囊的嵌顿或小骨折片的阻碍而保持半脱位状态。

【症状】

  颈椎前半脱位的症状比较轻,主要表现在局部,如颈部易劳累,局部疼痛、酸胀、乏力;头颈伸屈和旋转功能受限;颈部肌肉痉挛,头颈呈前倾、自身感觉僵硬;损伤节段的棘突和棘突间隙肿胀并具有压痛,椎前侧也可有触痛。

  神经系症状较为少见,即使发生也多不严重,有时表现为神经根受刺激的症状和体征。但颈椎半脱位的真正意义还在于其容易造成日后不稳,椎间盘的退变加剧。若椎体间的这种不稳持续存在,根据Wolf定律,椎间盘上下方椎体必然通过骨质增生,增加椎体间接触面来增加稳定性。骨质的增生可造成椎管矢状径变短,严重时压迫脊髓,使脊髓慢性损伤,其临床表现与颈椎病相似。

【饮食保健】

  1、颈椎半脱位食疗方:

  1)葛根五加粥

  原料葛根、薏米仁、粳米各50克,刺五加15克。制法原料洗净,葛根切碎,刺五加先煎取汁,与余料同放锅中,加水适量。武火煮沸,文火熬成粥。可加冰糖适量。功用祛风除湿止痛。适应征风寒湿痹阻型颈椎病,颈项强痛。

  2)清炖乌蛇

  原料乌蛇l条,葱、姜、黄酒、清水适量。制法将乌蛇去皮、内脏,洗净,切成长5厘米段块,人沙锅,加葱、姜、黄酒、清水。武火煮沸后,文火炖至熟透,再加盐即成。分次服食。功用祛风

【护理】

【治疗】

  本病为外伤性疾病,无预防措施。注意安全,避免外伤。

【检查】

  急性期侧位X线片可能无异常征象。如果小关节仍维持在半脱位状态时,侧位片可显示关节的排列异常。有时可以应用伸、屈位动力性摄片以显示损伤节段的不稳定。有人推荐在拍摄伸屈位片时,患者俯卧或仰卧于拱型支架上,当发现有椎间移位后,可确诊。

  除X线片以外,有人利用云纹图来观察和判断有无颈椎不稳。

【鉴别】

  本病通过影像学检查,不难与其他病鉴别诊断。

【并发症】

  颈椎半脱位容易造成日后不稳,椎间盘的退变加剧。若椎体间的这种不稳持续存在,根据Wolf定律,椎间盘上下方椎体必然通过骨质增生,增加椎体间接触面来增加稳定性。骨质的增生可造成椎管矢状径变短,严重时压迫脊髓,使脊髓慢性损伤,其临床表现与颈椎病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