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普通外科 > 文章内容

急性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0-04-24 10:37浏览:

【病因】

  单纯疱疹病毒是一种嗜神经DNA病毒,分为I型和II型,约90%的人类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是由I型引起。本病毒通常引起口腔和呼吸道原发感染,持续2-3周,沿三叉神经分支经轴索逆行至三叉神经节,以潜伏形式存在,机体免疫力低下时可诱发病毒激活,约70% 的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起因于内源性病毒活化,约25%的病例由原发感染所致。

【症状】

  1. 任何年龄和季节均可发病(40岁以上多见),多急性起病, 潜伏期2~21 d(平均6d),前驱症状可有发热、全身不适、头痛、肌痛、嗜睡、腹痛和腹泻等。有口唇疱疹史(1/4患者)。病程数日至1~2个月。

  2. 临床常见症状: ①头痛、颈强、呕吐、轻度意识障碍和人格改变、记忆丧失、嗅觉确失、失语、轻偏瘫、偏盲,以及共济失调,多动(震颤、舞蹈样动作、肌阵挛)和脑膜刺激征等;②1/3病人出现全身性、部分性癫痫发作;③精神症状突出(虚构、淡漠、欣快、烦躁不安和幻觉等)。

  3. 病情在数日内快速进展, 多有意识障碍(嗜睡、昏迷或去皮质状态), 早期也可出现昏迷,重症者脑实质广泛坏死和脑水肿引起颅内压增高, 脑疝形成而死亡。

【饮食保健】

【护理】

【治疗】

  1.以往死亡率高达40%-70%,目前应用特异性抗HSV(单纯疱疹病毒)药使多数患者得到早期有效治疗,死亡率下降。30岁以下和仅表现昏睡患者较老年或昏迷患者存活可能性大。

  2. 加强体质锻炼,有效防止本病发病。

【检查】

  1.脑脊液压力增高,白细胞数及蛋白质增加,以淋巴细胞或淋巴与多形核细胞为主,可见大量红细胞,糖、氯化物正常。

  2.脑电图可见弥慢性高波幅慢波,颞区更明显,并可有周期性高波幅尖波。

  3.颅脑CT可发现脑内低密度病灶,常见于一侧或双侧颞叶、海马及边缘系统局灶性低密度区,可扩展至额叶或顶叶。低密度病灶中散布点状高密度提示颞叶出血性坏死。NRI可发现额颞叶病灶为主, 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病灶。

  4.病毒学检查:双份脑脊液单纯疱疹病毒抗体滴定度增高达4倍以上;单份脑脊液上述抗体滴度>1:80;单份血清/脑脊液抗体滴度≤40,血清中和抗体或补体结合抗体滴度渐增加到4倍以上。

【鉴别】

  1.脑脓肿: 初期难鉴别, 可试验治疗,无效者可行活检。

  2.带状疱疹病毒性脑炎: 胸腰部带状疱疹史、病情轻、预后好,以及CSF检出该病毒抗体,借此鉴别。

  3.肠道病毒性脑炎: 夏秋多见、病初胃肠道症状,PCR(聚合酶链反应)检出CSF(脑脊液)中病毒DNA。

  4.巨细胞病毒性脑炎:少见,常见于免疫缺陷如AIDS或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患者,亚急性或慢性病程,体液见巨细胞、PCR(聚合酶链反应)检出CSF(脑脊液)中病毒DNA。

  5.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有感染或接种疫苗史, 脑和脊髓受损,出现相应体征。

【并发症】

  重症者脑实质广泛坏死和脑水肿引起颅内压增高, 脑疝形成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