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0-04-01 14:36浏览:
次
一、病因:
1、急性纵隔炎:
急性纵隔炎系指外伤手术和感染引起的急性纵隔结缔组织化脓性炎症。已知结核、组织胞质菌病、放线菌、结节病、梅毒、外伤后纵隔出血以及药物中毒等,均可引起纵隔纤维化。亦可能与自身免疫有关。
临床上较少见多为继发性常见的病因是贯通性胸部外伤、食管或气管破裂咽下异物造成食管穿孔、食管手术后吻合口瘘食管镜检查时,外伤穿孔和食管癌溃疡外穿等还可能为自发性的常在呕吐时发生偶因邻近组织如食管后腔、肺、胸膜腔淋巴结心包膜等的感染灶的直接蔓延而引起。
2、慢性纵隔炎:
已知结核、组织胞质菌病、放线菌、结节病、梅毒、外伤后纵隔出血以及药物中毒等,均可引起纵隔纤维化。亦可能与自身免疫有关。部分患者的病因不明。
慢性纵隔炎进展缓慢,在纵隔形成致密的纤维组织,呈片状或硬块状。好发于前中纵隔的上中部。主要侵犯上腔静脉、无名静脉或奇静脉致发生狭窄或梗阻,其他器官如大的肺血管或食管、气管、支气管亦可受累。少数患者可同时发生颈部纤维化和腹膜后纤维化。
二、病理机制:
纵隔有脂肪、丰富的淋巴和疏松的结缔组织,遭受感染后,极易扩散。食管穿孔引起的纵隔炎常并发胸腔积液,以左侧为多见,并迅速发展成脓胸。若同时有空气进入纵隔可并发纵隔气肿或脓气胸。纵隔脓肿亦可能直接破入食管、支气管或胸膜腔。
经气管前间隙、咽周间隙、椎前间隙向下蔓延可造成上纵隔感染。因为颈部表浅,便于引流用抗生素也易于控制,所以由颈部蜂窝织炎、急性淋巴结炎进展为急性上纵隔感染也是一种产生纵隔感染的原因。胸内化脓性病变,例如脓胸、邻近纵隔的肺化脓症,偶尔也可以直接播散达纵隔内。由急性化脓性心包炎和腹膜后区之感染上行引起之纵隔感染者极为罕见。在心脏手术,特别是正中切口病例,术后需作气管切开的病人中,由于手术中分离了胸骨上窝,使得气管切口和胸骨后间隙相通,使一些气管内分泌物流入纵隔造成纵隔的感染。在临床上常有报道。
一、 急性纵膈炎:
起病有高热、寒战等毒血症状,常伴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并向颈部放射或引起耳痛。若脓肿形成压迫气管可产生高音调性质的咳嗽、呼吸困难、心动过速和发绀。严重时出现休克可危及生命。
二、 慢性纵膈炎:
早期通常无症状,但可逐渐出现纵隔器官粘连或受压的症状,主要为上腔静脉梗阻综合征,出现静脉压增高、头面部、颈部及上肢水肿、颈静脉充盈,胸壁上侧支循环静脉扩张。患者有头痛、头昏、呼吸困难、发绀等症状。由于侧支循环的建立,梗阻一般可逐渐减轻,症状亦可改善或消失。病变累及其他器官则可引起各器官梗阻的相应症状。如吞咽困难、咳嗽、气促、肺动脉受压引起肺动脉压增高。累及肺静脉可导致肺血管淤血,出现咯血,偶压迫膈神经引起膈肌麻痹、压迫喉返神经出现声音嘶哑等。
1、牛蒡根 鲜牛蒡根60克,水煎,1日多次饮服。
2、丝瓜 丝瓜150克,切段捣烂,绞汁,每次100毫升,沸水冲服。
3、苋菜 苋菜(根、茎、叶均可)洗净晒干,烤焦存性,研成细末,于饭后(用凉开水)漱口后,取苋菜末少许吹入患处,每日4次,治愈为度。
4、石榴 鲜石榴1-2个,取果肉,加开水浸泡半小时后,置消毒纱布中绞汁,含汁漱口,1日数次。
5、豆根射干栀子汤山豆根、射干、栀子各9克,水煎服,每日1剂。
6、二青粉 青鱼胆干粉、青黛等份,共研细末,每用少许吹喉,1日2次。
实验室检查:
周围血象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多。
其它辅助检查:
X线表现为两侧纵隔阴影增宽,以上纵隔为明显,由于炎症累及周围胸膜致使两侧轮廓较模糊。侧位胸片胸骨后密度增加气管、主动脉弓的轮廓模糊。形成脓肿可于纵隔的一侧或双侧见突出的脓肿阴影,气管、食管受压移位。亦可出现纵隔气肿脓肿和液平、胸腔液气胸等征象。食管碘油或有机碘液造影可证实食管穿孔部位、食管支气管瘘或食管胸膜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