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0-04-01 14:10浏览:
次
(1)上尿路感染:在女性极为常见,主要由于女性尿道短,细菌上行较男性更容易。另外,女性尿道口有大肠杆菌存在,性交是引起尿路感染的原因比较突出的。
(2)妊娠:一般有4.5%孕妇有细菌尿,其发病率较无妊娠的同龄女性组高,年龄大的孕妇和经产孕妇的发病率更高。因此,妊娠也是尿路感染的原因中的重点问题。
(3)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是由于尿中的葡萄糖为细菌提供了营养。这类患者一旦发生尿感,则容易并发肾盂肾炎,甚者可发生急性肾乳头坏死,因此,对糖尿病患者,应避免使用尿路器械。
(4)导致尿路感染的其它非生理或是解剖学异常,手术等器械感染的因素。
(1)尿路刺激征,即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适等症状。这些症状,不同的病人表现为轻重程度不一。急性期炎症患者往往有明显的尿路刺激征;但在老年人、小儿及慢性尿路感染患者,则通常尿路刺激症状较轻,如轻度的尿频,或尿急,或排尿不适等。
(2)全身中毒症状,如发热、冷战、头痛等。主要见于上尿路感染病人,特殊是急性尿路感染及伴有尿路阻塞的病人尤为多见。
(3)尿常规检查可有白细胞、红细胞甚或蛋白。血常规可能有白细胞升高。尿细菌培养阳性。
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C能提高尿液的酸度,使各种诱发尿道感染的细菌不易生存。所以,多喝橙汁、柠檬酸、猕猴桃汁之类的富含维生素饮料对预防尿路感染有益。
大量饮水:天天大量饮水,有消炎抗菌、清热解毒的功效,不憋尿,及时的排尿,有助于炎性物质的排出,可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病率。
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1.充分的饮水,维持每日3000㏄以上的水分。
2.至少每3到4小时,须排空膀胱一次。
3.注意个人卫生,女性上完厕所后,卫生纸应由会阴部往后擦至肛门口,不可来回擦拭。
4.避免刺激性食物,及饮酒或咖啡。
5.多摄取含维生素C的水果,橘子、柠檬、梅子汁保持尿液酸性化。
6.洗澡用淋浴的方式。
7.房事前后须解小便。
8.勿憋尿,尤其是怀孕的妇女。
9.按医师指示服药,不可因症状解除后私自停药。
10.糖尿病、尿路结石、甲状腺肥大患者等易导致尿路感染疾病,应小心并接受适当的治疗。
1.保持外阴清洁:应每日清洗外阴1次,勤换内裤。禁用坐浴,污水容易浸入尿道,引起感染。
2.注意性生活卫生:性生活卫生习惯不良较为常见,男女一方外阴或阴道、尿道的病菌极容易传给对方,也容易自身感染。
3.防止尿液满留:有尿意时,及时排尿,不要憋尿,每晚临睡前,排空膀胱。
4.清除入侵病菌:积极治疗感染性疾病,如扁桃体炎、胆囊炎、盆腔炎、阑尾炎、前列腺炎等,杀灭已经侵入泌尿道的病菌。多喝开水,增加尿量,使尿液不断地冲洗泌尿道,尽快排出细菌和毒素。
5.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C能提高尿液的酸度,使各种诱发尿道感染的细菌不易生存。所以,多喝橙汁、柠檬酸、猕猴桃汁之类的富含维生素饮料对预防尿路感染有益。
6.根治防变:彻底治疗、寻找慢性病因、长期追踪观察等。
7.动静适宜: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是预防尿路感染的重要方面。
8.坚持大量饮水:天天大量饮水,有消炎抗菌、清热解毒的功效,不憋尿,及时的排尿,有助于炎性物质的排出,可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病率。
1.肋腰点压痛、肾区叩击痛。
2.尿常规检查,尿中白细胞增多、脓尿。
3.尿沉渣涂片染色,找到细菌。
4.尿细菌培养找到细菌。
5.尿菌落计数>10的5次方/ml,有尿频等症状者,>10的2次方/ml也有意义;球菌10的3次方-10的4次方/ml也有诊断意义。
6.一小时尿沉渣计数白细胞〉20万个。
7.血常规示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核左移。
8.血沉增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