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普通外科 > 文章内容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0-04-01 11:00浏览: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 病史采集】
1. 高血压:是最主要和最早出现的症状,一般血压呈轻至中度升高;
2. 低血钾:表现为多尿,多饮及麻木,手足抽搐,肌无力,视力障碍,部分病人有周期性麻痹表现;
3. 低钾性碱中毒。
【 体格检查】
因皮质腺瘤常较小,常不能触及肿块。
【 辅助检查】
1. 实验室检查:
(1)尿量增多,尿比重降低,尿呈碱性;
(2)血钾低于3.5mmol/L,多呈持续性,少数为间歇性,但有部分病人血钾正常;
(3)血钠往往高于140mmol/L;
(4)血气分析呈低钾性碱中毒;
(5)血、尿醛固酮浓度升高;
(6)血浆肾素活性测定,原醛病人降低。
2. 诊断性试验:
(1)低钠试验:病人每日固定低钠饮食(10~20mmol),共六日,最后两日测血钾、钠和24小时尿钾、尿钠。正常人限钠后血钾不升高,原醛病人则出现尿钠降低,尿钾减少,血钾升高。
(2)高钠试验:高钠饮食(每日240mmol/L以上)4~6日,测血钾、钠及24小时尿钾、钠。正常人尿钠增加,血钾不受影响,原醛者低血钾更明显。
(3)安体舒通试验:原醛病人服安体舒通(每次300mg,每日3次)一周后,尿钾减少,血钾上升至正常范围,肌无力及麻木感改善。
3. 定位检查:
(1) B超:简便、方便、无创,可发现1cm以上腺瘤;
(2) CT或磁共振:可发现1cm,甚至更小的腺瘤。增生型原醛显示肾上腺弥漫性增大或正常;
(3)放射性碘化胆固醇肾上腺扫描:准确率高,但不能与其他皮质疾病鉴别。
【诊 断 】
根据临床表现,结合血尿醛固酮浓度测定,低钠、高钠试验,通过影像学检查发现有肾上腺瘤或增生,原醛诊断可确立。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应与原发性高血压,周期性麻痹等疾病鉴别。
【 治疗原则】
1. 非手术疗法:全身情况差不能耐受手术或皮质癌有转移者,或术后疗效不满意,可采用药物治疗。安体舒通60mg,每日三次,症状改善后改维持量20mg,每日三次。也可应用氨基导能或氨苯喋啶;
2. 手术治疗:绝大多数病人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前准备很重要,包括限钠补钾,口服安体舒通,使血钾恢复正常后手术。如为肾上腺次全切除,术后尚需补充皮质激素;
3. 手术适应证:皮质腺瘤所致原醛手术效果好,皮质增生或皮质癌未发生转移也应手术治疗;
4. 术式选择:皮质腺瘤者行肿瘤摘除术,皮质癌应行根治术,一侧皮质增生应行单侧肾上腺切除,双侧增生者应行肾上腺次全切除术。
【 疗效标准】
1. 治愈标准:
(1)血压正常、症状消失;
(2)血浆醛固酮水平正常,尿醛固酮含量正常;
(3)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活性正常,且对低钠饮食、立位、注射速尿后呈正常反应。
2. 好转标准:
(1)血压下降、症状好转;
(2)血浆醛固酮水平下降,尿醛固酮含量减少。
【 出院标准 】
切口愈合,临床症状改善,血压正常或可通过药物控制,血生化基本正常即可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