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内科疾病 > 文章内容

病理诊断之甲状腺功能亢进有哪些?甲亢治疗,如何调整药量?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2-09-06 08:57浏览:

病理诊断之甲状腺功能亢进有哪些?

  诊断学是医学基础知识里面经常考察的重要科目,今天我们通过具体病例诊断学习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知识,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病例摘要:

  女性,49岁,因上腹部隐痛不适3个月入院。

  患者3个月前开始上腹部隐痛不适,进食后明显,伴饱胀感,食欲逐渐下降,无明显恶心,无呕吐或呕血,在当地医院按“胃炎”进行治疗,自觉稍好转。近两周www.med126.com/yaoshi/来感到乏力,体重较发病前下降4kg,近日发现大便黑色,来院就诊,查2次大便潜血(+),末梢血WBC5.1×109/L,Hb95.2g/L,为进一步诊治收入院。

  患者有20年吸烟史,10支/天,其姐死于“消化道肿瘤”(具体不详)。

  查体:一般状况尚可,锁骨上窝及执业医师其他浅表部位未触及肿大淋巴结,皮肤无黄染,结膜、甲床苍白,心肺未及明确病变。腹平坦,未见胃肠型或蠕动波,腹软,肝脾不大,未及包块,剑突下区域有深压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直肠指检未发现异常。

  辅助检查:腹部B超检查未见肝脏病变,胃肠部分检查不满意。上消化道造影显示,胃窦小弯侧似有约2cm大小龛影,位于胃轮廓内,周围粘膜僵硬粗糙。

  分析步骤:

  1.诊断及诊断依据

  (1)诊断诊断为胃癌。

  (2)诊断依据是①腹痛、乏力、食欲下降、消瘦、呈慢性渐进性过程;②结膜,甲床苍白,剑突下深压痛,便潜血2次(+),均提示上消化道病变伴有出血;贫血(Hb↓);③上消化道造影显示胃部龛影,此病变可解释患者的临床表现。

  2.鉴别诊断

  与本例有类似表现的疾患主要有:

  (1)胃溃疡胃溃疡也有可能伴有出血,甚至贫血。

  (2)慢性胃炎或为平滑肌瘤等,亦应考虑到,因也可有上腹疼痛或上消化道出血的表现。

  3.进一步检查

  根据初步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决定治疗方案,应作:

  (1)胃镜检查,同时取组织标本,送病理检查,以获取可靠的诊断。

  (2)CT检查,可了解肝或腹腔淋巴结有无转移和转移情况与部位,以协助制定治疗步骤。

  4.治疗原则

  (1)开腹探查,胃癌根治术,若不能彻底根治,也要争取切除胃部病变,缓解失血情况。

  (2)树后应进行辅助化疗,以巩固疗效。

  甲亢治疗,如何调整药量?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是内分泌科常见的甲状腺疾病。关于甲亢的基本知识点,必须做到心中有数,这样主任查房时才能应对自如!

  问:抗甲状腺药物起始剂量是多少?如何服药?

  答:常用的抗甲状腺药物包括丙基硫氧嘧啶和甲巯咪唑。

  丙基硫氧嘧啶在血中的半衰期为1~2小时,作用时间12~24小时,所以必须分3次给药才能保证疗效,常用起始剂量150~450mg/d。

  甲巯咪唑的半衰期达4~6小时,作用时间超过24小时。它的的起始给药方法有:

  ①大剂量分次给药法:每天30mg,分3次口服;

  ②小剂量一次性服药法:每天15mg,顿服。

  相关研究证实,甲巯咪唑小剂量顿服和大剂量分次服用的疗效相同,但小剂量顿服法缺乏多中心、大样本的双盲对照研究。

  问:甲亢治疗过程中,如何调整药量?

  答:治疗阶段分为病情控制阶段、减药阶段和维持用药阶段。

  给药后,常在2周左右起效;服药至症状缓解,血中T3、T4水平恢复正常,进入减药阶段,每2~3周减药1次,每次减丙基硫氧嘧啶50~100mg或甲巯咪唑5~10mg,减药阶段约2~3个月。

  当丙基硫氧嘧啶维持在50~100mg/d,或甲巯咪唑5~10mg/d,属于维持用药阶段,可维持治疗1.5~2.0年。

  问:甲亢治疗过程中,是否需要常规应用甲状腺素制剂?

  答:过去习惯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T3、T4恢复正常时加用甲状腺素制剂,此称为抑制-替代疗法,有报道指出此法使甲亢的复发率下降。

  然而国内外指南并未将抑制-替代疗法作为常规应用,且指出“抑制-替代疗法”可能致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尽量避免使用。

  问:何时可以停用抗甲状腺药物?

  答:抗甲状腺药物没有统一的停药指征。

  一般认为,抗甲状腺药物治疗1.5~2.0年、甲状腺肿不明显、小剂量抗甲状腺药物可长期维持正常甲状腺功能、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转阴时,可考虑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