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华医学网
发布时间:2022-09-06 07:17浏览:
次
甲亢常伴糖尿病,诊断治疗需谨慎有哪些?
体检时查出空腹血糖数值为6.8mmol/L,医生建议他进一步检查。林先生本以为自己要得糖尿病了,没想到在化验单上医生除了让检查糖化血红蛋白,还让他检查甲状腺。林先生非常不解,自己血糖高为什么还要查甲状腺?
1.放风筝
医生告诉我们,林先生的血糖并不能确诊为糖尿病,它可能属于糖调节受损即糖尿病前期,是糖尿病的一个危险信号。也可能是其他疾病引起,尤其是甲状腺功能亢进。
1.放风筝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以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而引起基础代谢率增高,神经兴奋性增强等表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研究表明,甲亢与糖代谢紊乱之间的关系密切,甲亢患者常伴有糖耐量减低,糖尿病发生率明显升高。
甲亢的发生机制可能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放风筝
一、甲亢引起糖代谢紊乱
首先,甲亢患者食欲增加,伴随热量摄入的增多,肠道葡萄糖吸收也就相应增加,从而升高血糖。其次,甲亢最典型的表现是增加机体代谢率,体内蛋白质,脂肪氧化增加,糖原异生增加,糖异生和糖原分解增加,也会导致血糖升高。还有,葡萄糖的代谢需要进入骨骼肌和皮下脂肪细胞,而甲亢患者的皮下脂肪减少,这样就使葡萄糖的利用减少,血糖水平升高。
二、甲亢损害胰岛β细胞
国外很多研究显示,甲亢患者存在高胰岛素原血症。所谓胰岛素原,是评价胰岛素功能的指标,胰岛素原升高也被认为是胰岛β细胞损害的早期标志。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也就意味着血糖调节功能降低,血糖升高。
三、甲亢促进胰岛素抵抗
所谓胰岛素抵抗是指各种原因使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的效率下降,从而导致血糖升高。而这一现象的发生,与人体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减少有一定的关系。生理情况下,IGF-1能够促进肌肉细胞摄取葡萄糖,有效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维护血糖的正常水平。而甲亢患者体内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GFBP-1)升高,它的升高意味着IGF-1会与之结合,从而减少IGF-1在血中的数量,致使血糖无法被有效利用,从而升高。
如果漏诊了甲亢,临床按照糖尿病治疗,会怎样呢?
1.放风筝
一方面,血糖会控制在正常范围,但身体会出现无力、怕热、多汗、烦躁、消瘦、心慌等表现。另一方面,患者即使加量服用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血糖依然降不到合理范围。
血糖升高,我们不能将它简单的视为饮食、肥胖或胰腺问题,很可能还是甲亢导致。很多情况下,甲状腺功能恢复,那么血糖也会随之降低或恢复正常。所以,林先生检查出血糖升高,医生排查一下甲状腺疾病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医生再次提醒大家,诊断糖尿病不能草率,还需谨慎。
糖尿病诊断
如果有糖尿病的临床症状:多饮、多尿、口渴、消瘦,以及随机静脉血浆血糖>11.1mmol/L即可诊断糖尿病,否则就需要重复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方可确诊是否为糖尿病。
若无糖尿病症状,不能仅凭一次血糖或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结果异常而诊断糖尿病,还需要至少另一次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随机血糖或75克无水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才可确诊糖尿病的诊断。
甲状腺功能亢进诊断有哪些?
甲状腺功能亢进诊断
临床甲亢的诊断:
①临床高代谢的症状和体征;
②甲状腺体征:甲状腺肿和(或)甲状腺结节。
③血清激素:TT4、FT4、TT3、FT3增高,TSH降低(一般<0.1mIU/L)。T3型甲亢时仅有TT3、FT3升高。
Graves病的诊断标准:
①临床甲亢症状和体征;
②甲状腺弥漫性肿大(触诊和B超证实),少数病例可以无甲状腺肿大;
③血清TSH浓度降低,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
④眼球突出和其他浸润性眼征;
⑤胫前黏液性水肿;
⑥甲状腺TSH受体抗体(TRAb或TSAb)阳性。
以上标准中,①②③项为诊断必备条件,④⑤⑥项为诊断辅助条件。Graves病可以引起甲亢,临床也存在Graves病引起的亚临床甲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