癖是不正常的、过分的嗜好,是影响学习、生活的无意义的单一的行为。儿童期常见的癖,有以下几种:
1.拔毛癖
儿童喜欢无故拔除自己的头发、眉毛和体毛。除了有情绪焦虑、抑郁之外,不伴有其他精神症状。例如:明明才6岁,头顶上已有一大片头发失踪。是脱发?不可能,年纪太小。是斑秃?
也不像,没见斑痕。原来是他自己拔掉的。他就是喜欢拔自己的头发。他还爱拔眉毛,把双侧眉毛拔得一根不留。问他为什么要拔毛发,回答是“不知为什么,不拔心里难过,拔了心里舒服。”
引起拔毛癖的原因不明,可能与情绪焦虑、抑郁有关,也认为与母子关系处理不好有关。要寻找原因,进行对因处理。
2.洁癖
有些孩子怕脏,过分爱清洁,就出现了重复的、刻板的清洗行为。尤其是洗手,称为强迫性洗手行为。这种儿童的特点是:
怀疑自己的手中有不少脏物和细菌。有时明知这种怀疑是不切实际的,但又非去清洗不可,于是一遍又一遍地洗手,直洗到满意为止。严重地影响孩子的生活及学习,但又无法控制,否则会感到心烦意乱、焦虑不宁。
例如:小强今年6岁,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发生了不断地洗手的现象。从幼儿园回来,已逼得尿急难受,但怕手中脏物沾污衣裤,不敢解尿,一定要先洗手。为了怕父母来催促,干脆把卫生间的门锁上,然后开始一遍遍地冲洗,一次次地擦肥皂,一次洗手时间可以长达半小时之久。
产生洁癖的原因主要有:
(1)儿童先天素质不良。如过分拘谨、胆小、呆板、思考过多等。
(2)对儿童的教育不当。如家长过于苛求,对生活作息过于刻板等。
(3)受父母的影响。这些父母有性格不良因素,有强迫症或强迫性素质。
3.恋物癖
有些儿童特别喜欢某些物品,到了不可思议甚至犯法的地步。例如:14岁的双双,平时学习及为人均还不错,某次竞被派出所传唤,原来是偷了别人的内衣、内裤、袜子及胸罩。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衣物,却使双双失魂落魄,牵肠挂肚。双双一犯再犯,民警对他也没有办法,因为他只偷些“小物件”,而且他的态度认错又是那么诚恳,总是哭着求饶,反复保证今后改掉。
父母对儿子的举动,深感不解,于是偷偷观察。某日深夜,母亲听到房内有动静,张眼看到儿子的影子,他在戴胸罩,然后照着镜子,时走,时扭动。半小时左右,他把胸罩解下来,藏到橱柜的一角,就上床了。母亲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儿子偷这些东西,是为了这个目的。她怀疑儿子有心理障碍而去门诊咨询。
恋物癖是一种异常的行为,患儿通过这些行为可以得到类似性快感的满足。由于青春期以前的儿童,第二性征尚未发育,故这些性行为表现及快感的情绪与成人不完全相同。恋物癖早期发现,尚有希望纠正。年龄大后,病程较长,症状较严重者,不易纠正,严重时可引起法律纠纷,造成违法行为。治疗应注意早期发现,及时纠正,也可借助行为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