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精神病的预防措施首先要从胎儿期开始。母亲怀孕时要注意营养,保证充分睡眠,避免腹部外伤和放射线照射,以及麻醉剂或有害物质等。这些因素都会对胎儿的神经系统发育产生危害。做好产前检查和接生,可减少婴儿出生时的脑损伤。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注意对儿童的个性培养。家庭是儿童早期生活及受教育打基础的重要所在地。儿童有善于模仿和接受暗示的特点,家庭气氛、成人言行、成员间关系、父母的教育方法,以及邻居和玩伴的影响等,对儿童的个性培养、行为表现、道德品质及神经系统的功能发展都有极大的影响。教育培养方面必须适合儿童生理心理的发展水平。由于儿童时期大脑皮质细胞具有易疲劳性和易损伤性,如长久地处于兴奋状态,超出生理极限时,就会受到损伤。如果不注意保护儿童,避免过强不良刺激;或不注意劳逸结合,以及其他使神经系统过分紧张的各种措施,都易引起儿童神经系统功能失调,为此家长和老师都要重视这个问题。要正确估计儿童的能力和特点,组织与儿童年龄相适应的活动,所提要求既要高于儿童原有水平,又得是他力所能及的,这样方能促使儿童生理心理沿着正确的途径发展。有组织的集体活动,对培养儿童热爱集体、遵守纪律、主动积极、开朗活泼、坚强有毅力等很重要,也能克服儿童的孤独和自私倾向,并能起到补偿缺陷和改造个性的良好效果。
对儿童思维障碍的心理治疗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调整环境,二是调整个人。根据孩子不同的环境,尽可能调整改变不适合孩子生活的环境,使孩子有一个稳定安宁的环境。调整个人方面,目前比较切实可行的方法是对儿童进行正面的指导。指导的方法是对其良好的行为加以表扬、鼓励(可以是精神和物质的鼓励),对其不良行为予以否定,但决不能用责骂或体罚的方法,或者采取一些措施把孩子的精力引导到某些健康的爱好或行为方面来,以替代其不良行为,逐渐地消除他的异常思维。
如采取药物治疗,可选用抗精神病药物,如氯丙嗪、奋乃静、氯氮平、氯丙咪嗪、阿米替林、多虑平等等。选择哪一种药以及服用的剂量和方法,家长要根据医生的指导服用。服药后孩子出现药物反应时与医生联系,由医生决定换药或改变服药剂量,以免家长不熟悉药物的性能,自己加减药物或停药,而给孩子带来不良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