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分析孩子言行表现与当前环境有何联系?正常孩子言行与环境有联系,思维障碍的孩子言行严重脱离现实生活。
上述那位6岁男孩,模仿乾隆皇帝,与当时电视台正热播“戏说乾隆”有密切的关系,不属于思维障碍。而10岁的女孩,言行与当时环境不相符合,虽然被堂哥毒打了一顿,但并不存在堂哥甚至父亲或医生要害她。而且她坚信有人偷窃,病人出现被害妄想,是思维障碍的一种表现。
1.引起儿童思维障碍的原因
(1)遗传因素:父母双方家族中有患精神病者,其子女比没有精神病家族史的子女患病率高。
(2)气质因素:据有关研究资料表明,婴幼儿的气质与以后是否发生精神病有很大关系。2岁以内属于“难带儿童”,长大后对新环境反应较差,遇事易消极退缩,适应环境较慢,行为反应较强烈。2岁以内属“易带儿童”,对新环境反应较好,积极接触环境,适应较快,行为反应较温和。易带儿童在长大后较少产生行为障碍。婴幼儿期的气质差别与遗传及环境均有关系。
(3)环境因素: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对儿童的成长有影响。
根据研究资料表明:丧失双亲或子女长期与父母分离能严重影响儿童的心理发育,家庭关系不良,对孩子缺乏爱心,也可产生同样的后果。据有关调查,社会经济情况差的地区的儿童精神障碍的发生率较高。贫困、拥挤、缺乏少年儿童的正常活动场所,这些与儿童品德障碍很有关系。各个学校的学生中行为不良的比率高低不决定于学校规模的大小和校舍的好坏,而常决定于其所处的地区社会环境的好坏。环境因素对心理发展和精神病的发生有一定影响,但不是直接病因。
(4)精神刺激因素:精神刺激只是儿童期精神病的诱发因素之一,而对此病的进一步发展或恢复并不起主导作用。另外,各种严重的躯体疾病可能是儿童精神异常的诱因,如严重的脑损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