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儿科疾病 > 文章内容

如何防治泌尿道感染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1-11-29 07:33浏览:

泌尿道感染是宝宝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之一。按感染部位可分为下尿路感染(膀胱炎和尿道炎)和上尿路感染(肾盂炎和肾盂肾炎)。宝宝的泌尿道感染表现与成人有很多不同,具体表现为:
 
1.新生儿期
 
泌尿系统症状不显著,全身症状反而较重。出现发热、呕吐、腹泻、烦躁或嗜睡、面色发灰或发绀,少数可有惊厥、黄疸或菌血症。
 
2.婴幼儿期
 
常伴有泌尿系统异常表现,如各种先天畸形和膀胱输尿管反流;婴幼儿的感染途径可为血源性,即血液一肾脏—肾盂—输尿管—膀胱。也可通过尿道—膀胱—肾盂上行感染引起。因此可表现发热、呕吐、腹痛、腹胀、生长发育缓慢等,还可以表现为排尿中断、排尿啼哭或夜间遗尿。
 
3.儿童期
 
可表现为典型的尿频、尿急、尿痛、腹痛或腰痛,也可以有发热、夜间遗尿或尿臭等现象。
 
尿液检查对诊断泌尿道感染非常有帮助。①尿常规检查:离心尿白细胞5个以上/高倍视野即可诊断。但新生儿期也可正常。②尿艾迪计数:白细胞100万/12小时以上。③尿细菌培养:选清洁中段尿进行细菌培养,菌落计数在1~10万/毫升为可疑;超过10万/毫升便可确诊。致病菌多数为肠道革兰阴性菌,以大肠杆菌最为多见,其次为克雷白菌等。金黄色葡萄球菌常见于全身败血症。其他真菌、支原体、病毒等也可致病,但较少见。
 
治疗方法:
 
1.加强护理
 
鼓励患儿多饮水,使尿量增加,可减少细菌在尿道壁繁殖。
 
同时注意清洁外阴。鼓励多休息,少吃盐和多刺激性强的食物。
 
2.抗生素治疗
 
新生儿和小婴儿用氨苄青霉素每日75~100毫克/公斤体重,分4次静脉滴注;1岁以后的宝宝可用氨苄青霉素100~200毫克/公斤体重,分3次静脉滴注;或头孢噻肟钠每日100~200毫克/公斤体重,分3次静脉滴入。疗程7~14天,连续3天尿培养阴性后表示所用药物有效,继续应用所选药物,疗程结束后停药1周再做1次尿培养,防止复发。
 
3.预防方法
 
①注意护理好宝宝的个人卫生,清洗外阴勤换内裤,尽量不穿开裆裤,以防止细菌入侵。②男孩包皮过长者应清除污垢,包茎者应手术矫治,国外建议学龄前儿童包皮环切可减少尿路感染。③防治蛲虫,减少前尿道引起感染的可能。④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导尿等医疗操作。采取以上措施,可以减少宝宝泌尿道感染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