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实践技能 > 文章内容

阑尾炎(appendicitis)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18-03-21 08:58浏览:

阑尾炎(appendicitis)

  病因:细菌感染(阑尾痉挛有利于细菌感染),阑尾腔的阻塞(粪石、寄生虫等造成机械性阻塞)

  临床表现: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呕吐伴有体温升高及末梢血中性粒细胞升高

  (一)急性阑尾炎

  1.急性阑尾炎的类型及其特点:

类型

眼观

镜下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阑尾轻度肿胀、浆膜面充血、失去正常光泽

粘膜上皮可见一个或多个缺损,并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和纤维素渗出。粘膜下各层有炎性水肿

急性蜂窝织炎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阑尾显著肿胀,浆膜高度充血,表面覆以纤维素性渗出物

炎性病变呈扇面形由表浅层向深层扩延,直达肌层及浆膜层。阑尾壁各层皆为大量中性粒细胞弥漫浸润,并有炎性水肿及纤维素渗出。阑尾浆膜面为渗出的纤维素和中性粒细胞组成的薄膜所覆盖,即有阑尾周围炎及局限性腹膜炎表现

急性坏疽性阑尾炎

阑尾壁坏死,阑尾呈暗红色或黑色

 

  2.结局:大多数经过外科治疗,预后良好。少数出现并发症或转变为慢性阑尾炎。

  3.并发症:阑尾穿孔→急性弥漫性腹膜炎和阑尾周围水肿;阑尾系膜静脉的血栓性静脉炎;细菌或脱落的含菌血栓循门静脉入肝→肝脓肿;假粘液瘤。

  (二)慢性阑尾炎:

  病变:阑尾壁不同程度程度纤维化及慢性炎细胞浸润等

  临床表现:时有右下腹疼痛,可急性发作

  食管癌(carcinoma of esophagus)和大肠癌(carcinoma of large intestine)

 

食管癌

大肠癌

好发部位

三个生理性狭窄部,中段﹥下段﹥上段

直肠﹥乙状结肠﹥盲肠及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

病理变化

肉眼观

早期癌:癌变处粘膜轻度糜烂或表面呈颗粒状、微小的乳头状

分为:隆起型、溃疡型、浸润型、胶样型

中晚期癌:分为髓质型、蕈伞型、溃疡型、缩窄型

镜下观

早期癌:鳞癌

组织学类型:乳头状腺癌、管状腺癌、粘液腺癌或印戒细胞癌、未分化癌、腺鳞癌、鳞癌

中晚期癌:鳞癌﹥腺癌(来源:贲门﹥食管粘膜下腺体)﹥腺棘皮癌及燕麦小细胞癌

扩散

直接蔓延:穿透食管,向周围组织及器官浸润

淋巴道转移:上段可转移至颈和上纵隔淋巴结;中段可转移至食管旁或肺门淋巴结;下段可转移至食管旁、贲门旁及腹腔上部淋巴结

血道转移:(晚期)转移至肝、肺

直接蔓延:浸润肌层达浆膜层后直接蔓延至邻近器官,如前列腺、膀胱及腹膜等处

淋巴道转移:(穿透肌层后)癌所在部位的局部淋巴结→远隔淋巴结→胸导管→锁骨淋巴结(少见)

血道转移:转移至肝,甚至肺、脑等

种植性转移:肠壁表面的癌细胞脱落,播散到腹腔内

临床表现

早期无肿块形成,症状不明显,部分有轻微的胸骨后疼痛、烧灼感、噎梗感。中晚期吞咽困难,甚至不能进食,最终恶病质、全身衰竭而死亡

贫血、消瘦、大便次数增多、粘液血便、腹痛、腹块或肠梗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