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实践技能 > 文章内容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6-02-13 10:01浏览:

一、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ICD10I21.0- I21.3

(二)诊断依据。

根据《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2001年)、2007ACC/AHA2008ESC相关指南

1. 持续剧烈胸痛>30分,含服硝酸甘油(NTG)不缓解;

2. 相邻两个或两个以上导联心电图ST段抬高0.1mv

3. 心肌损伤标记物(肌酸激酶CKCK同功酶MB、心肌特异的肌钙蛋白cTNTcTNI、肌红蛋白)异常升高(注:符合前两项条件时,即确定诊断为STEMI,不能因为等待心肌标志物检测的结果而延误再灌注治疗的开始)。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2001年)、2007ACC/AHA2008ESC相关指南

1. 一般治疗

2. 再灌注治疗

1)直接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以下为优先选择指征):

具备急诊PCI的条件,发病<12小时的所有患者;尤其是发病时间>3小时的患者;

高危患者。如并发心源性休克,但AMI<36小时,休克<18小时,尤其是发病时间>3小时的患者;

有溶栓禁忌证者;

高度疑诊为STEMI者。

急诊PCI指标:从急诊室至血管开通(door-to-balloon time<90分钟。

2)静脉溶栓治疗(以下为优先选择指征):

无溶栓禁忌证,发病<12小时的所有患者,尤其是发病时间

3小时的患者;

无条件行急诊PCI

PCI需延误时间者(door-to-balloon time>90分钟)。

溶栓指标:从急诊室到溶栓治疗开始(door-to needle time<30分钟。

(四)标准住院日为:10-14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21.0- I21.3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疾病编码;

2. 除外主动脉夹层、急性肺栓塞等疾病或严重机械性并发症者;

3.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如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就诊当天所必需的检查项目。

1. 心电、血压监护;

2. 血常规+血型;

3. 凝血功能;

4. 心肌损伤标记物;

5. 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

6. 感染性疾病筛查(乙、丙型肝炎、HIV、梅毒等)。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查:

1. 血脂、D-二聚体(D-Dimer)、脑钠肽(BNP);

2. 尿、便常规+潜血、酮体;

3. 血气分析;

4.床旁胸部X光片;

5. 床旁心脏超声。

(七)选择用药。

1. 抗心肌缺血药物: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

2. 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常规合用);对于行介入治疗者,术中可选用GPb / a受体拮抗剂;

3. 抗凝药物: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

4. 调脂药物:他汀类药物;

5.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