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实践技能 > 文章内容

超声介入与治疗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7-06-25 21:20浏览:

 (1) 超声微创介入治疗肿瘤的研究
本学科在肿瘤的超声介入领域中进行了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高能聚焦超声(HIFU)治疗子宫肌瘤是在超声实时监测下,HIFU作用于子宫肌瘤,局部产生热能造成肿瘤原位灭活,从而达到保宫治疗的目的。对HIFU治疗的145例子宫肌瘤患者的平均12-28个月(20.7±4.4月)的随访结果显示,HIFU治疗后1,3,6,以及12月的肌瘤体积平均缩小率分别为22.2%,27.2%,47.9%和50.3%。HIFU治疗12个月随访显示,与治疗前比较,145例患者中,85.5%的患者月经过多、痛经、贫血、盆腔疼痛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其中59%例症状完全消失。说明HIFU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明确、安全可靠,是一种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开展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射频组织凝固治疗肝癌,经过治疗后,所有病例的肿瘤都发生了部分坏死,体积缩小,AFP值下降。超声造影评价肿瘤介入治疗疗效,方法切实可靠。该项目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3项,已发表SCI文章15篇,培养博、硕士研究生9名,一名博士研究生因该项目出国联合培养。
(2) 超声造影肿瘤诊断、腹部闭合性实质脏器损伤诊断、肿瘤介入治疗疗效评价等方面的研究
超声造影是近几年来超声医学研究的热点,并已开始应用于临床,本学科在超声造影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实验和临床研究。在肿瘤的鉴别诊断中,超声造影具有实时、连续、安全等优点,提供了肿瘤血流灌注特征,为临床的进一步诊断提供了更丰富的信息和依据。在“超声造影诊断腹部实质脏器损伤伴活动性出血”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绩,获得军队课题资助。该研究提示超声造影可实时、动态观察腹部实质脏器闭合性损伤的活动性出血情况,为进一步临床手术治疗提供依据。该研究有助于提高我军战时我军腹部实质脏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水平,进一步降低腹部实质脏器的闭合性损伤的致死率,对提高我军战时的医疗保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在肿瘤介入治疗疗效评价的研究中经病理证实,若瘤体内未见任何造影剂增强,提示病灶完全灭活;若瘤体内部有局灶性增强,提示残存病灶存在;若瘤体内为造影剂弥漫增强,提示治疗失败。该研究提示实时超声造影能在肿瘤介入治疗后明确残存病灶并进行补充治疗,是一种评价肿瘤介入治疗疗效的有效影像学方法。该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1项,军队十一五资助1项。
(3) 超声引导下介入诊断和治疗的研究
率先在西北地区开展超声引导下介入诊断和治疗的临床研究热点项目,率先举办了西北地区的临床介入学习班培训和传播该项新技术,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掌握了高超的超声引导下介入微创诊断和治疗的技术,协助临床较好的完成各类病例的诊断和治疗目的,预后良好,并发症少,截止目前未发生1例投诉和医疗事故。近3年来年均完成临床介入穿刺诊断与治疗病例数达2300余人,从最初的年完成人数不足300人到目前的年完成超过2500例,2010年上半年更是已经完成1600余例。
目前已经开展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肾囊肿治疗、超声引导下经皮肝内胆管引流置管术、超声引导下血管带戒术、超声引导下下腔静脉置入滤网术等高精尖项目,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深受患者和医师的欢迎。

⑷ 超声引导下封堵心内间隔缺损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