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实践技能 > 文章内容

呼吸系统疾病(2)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8-03-22 08:36浏览:

二、小叶性肺炎:
小叶性肺炎(lobular pneumonia)主要由化脓菌感染引起,病变起始于细支气管,并向周围或末梢肺组织发展,形成以肺小叶为单位、呈灶状散布的肺化脓性炎。因其病变以支气管为中心故又称支气管肺炎(bronchopneumonia)。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常见的致病菌有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绿脓杆菌和大肠杆菌等。诱因:传染病、营养不良、恶病质、慢性心力衰竭、昏迷、麻醉、手术后等,使机体抵抗力下降,呼吸系统的防御功能受损。
(二)病理变化:
1、部位:散布于两肺各叶,尤以背侧和下叶病灶较多。
2、病变特征是肺组织内散布一些以细支气管为中心的化脓性炎症病灶。严重者,病灶互相融合甚或累及全叶,形成融合性支气管肺炎。镜下,病灶中支气管、细支气及其周围的肺泡腔内流满脓性渗出物。
(三)并发症:
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脓毒败血症、肺脓肿及脓胸等。支气管破坏较重且病程较长者,可导致支气管扩张。
(四)临床病理联系:
咳嗽,痰呈粘液脓性,听诊可闻湿啰音。X线检查,可见肺野内散在不规则小片状或斑点状模糊阴影。在幼儿,年老体弱者,特别是并发于其他严重疾病时,预后大多不良。
三、间质性肺炎:发生于肺间质的急性渗出性炎。
 

 

(一)病因:病毒、支原体感染。
(二)病变特点:大体:肺组织呈暗灰色,无明显实变。
镜下:肺泡间隔明显增宽,可见充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肺泡内无明显渗出。

第四节 硅 肺(silicosis)
硅肺是长期吸入大量含游离二氧化硅(SiO2)粉尘微粒所引起的以肺纤维化为主要病变的全身性疾病。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1、病因:小于5μm的硅尘。尤以1~2μm的硅尘微粒引起的病变最为严重。
2、机理:巨噬细胞“自杀”学说;免疫学说
二、基本病变:
(一)硅结节形成:
1、细胞性结节,巨噬结胞局灶性聚积;
2、纤维性结节,由纤维母细胞、纤维细胞和胶原纤维构成;
3、玻璃样结节,镜下,典型的硅结节是由呈同心圆状或旋涡状排列的、已发生玻璃样变的胶原纤维构成。结节中央往往可见内膜增厚的血管。
(二)弥漫性间质纤维化,胸膜广泛增厚。
三、硅肺的分期和病变特点:
1、Ⅰ期矽肺:硅结节主要局限在淋巴系统。
2、Ⅱ期矽肺:硅结节数量增多、体积增大,可散于全肺,但仍以肺门周围中、下肺叶较密集,总的病变范围不超过全肺的1/3。
3、Ⅲ期硅肺(重症硅肺):硅结节密集融合成块。新鲜肺标本可竖立不倒,切开有砂粒感。入水下沉。
四、合并症:
1、硅肺结核病:硅肺合并结核病时称为硅肺结核病
2、肺感染
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4、肺气肿和自发性气胸

第五节 呼吸系统常见恶性肿瘤
一、肺癌(lung cancer)
(一)发病概况
(二)病因:肺癌与下列因素有关:
1、吸烟
2、大气污染
3、职业因素
4、电离辐射
(三)肺癌的组织发生:
绝大多数肺癌均起源于各级支气管粘膜上皮,源于支气管腺体或肺泡上皮细胞者较少。因而肺癌实为支气管源性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