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实践技能 > 文章内容

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8-03-21 14:23浏览:

 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临床定义
变应性鼻炎(allefgic rhinitis,AR),即过敏性鼻炎,是机体接触变应原后主要由IgE介导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

 
分类与分度
根据症状持续时间分为间歇性变应性鼻炎和持续性变应性鼻炎。
间歇性:症状<4 d/周,或<连续4周;
持续性:症状≥4 d/周,且≥连续4周。
根据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以及是否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包括睡眠、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将变应性鼻炎分为轻度和中、重度。
轻度:症状较轻,对生活质量尚未产生影响;
中-重度:症状明显或严重,对生活质量产生影响。

 
诊断
1.临床症状:喷嚏、清水样涕、鼻塞、鼻痒等症状出现2项以上(含2项),每天症状持续或累计在1 h以上。可伴有眼痒、结膜充血等眼部症状。
2.体征:常见鼻黏膜苍白、水肿,鼻腔水样分泌物。酌情行鼻内镜和鼻窦CT等检查。
3.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at,SPT):使用标准化变应原试剂,在前臂掌侧皮肤点刺,20 min后观察结果。每次试验均应进行阳性和阴性对照,阳性对照采用组胺。阴性对照采用变应原溶媒。按相应的标准化变应原试剂说明书判定结果。皮肤点刺试验应在停用抗组胺药物至少7 d后
进行。
4.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可作为变应性鼻炎诊断的实验室指标之一。
确诊变应性鼻炎需临床表现与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结果相符。

 
治疗
一、避免接触变应原
二、药物治疗
1.抗组胺药:推荐口服或鼻用第二代或新型H1抗组胺药,可有效缓解鼻痒、喷嚏和流涕等症状。疗程一般不少于2周。适用于轻度间歇性和轻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与鼻用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中-重度变应性鼻炎。
2.糖皮质激素:推荐鼻用糖皮质激素。可有效缓解鼻塞、流涕和喷嚏等症状。对中一重度持续性患者疗程不少于4周。对其他药物治疗无反应或不能耐受鼻用药物的重症患者可采用口服糖皮质激素进行短期治疗。不推荐鼻内、肌肉及静脉注射。
3.抗白三烯药:对变应性鼻炎和哮喘有效。
4.色酮类药:对缓解鼻部症状有一定效果,滴眼液对缓解眼部症状有效。
5.鼻内减充血剂:对鼻充血引起的鼻塞症状有缓解作用,疗程应控制在7 d以内。
6.鼻内抗胆碱能药物:可有效抑制流涕。
7.中药:部分中药对缓解症状有效。
儿童和老年人的治疗原则与成人相同,但应特别注意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妊娠期患者应慎用各种药物。
三、免疫治疗
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常用皮下注射和舌下含服。疗程分为剂营累加阶段和剂量维持阶段,总疗程不少于2年。应采用标准化变应原疫苗,由具备资质的人员进行操作。
适应证:主要用于常规药物治疗无效的成人和儿童(5岁以上)、由尘螨导致的变应性鼻炎。
禁忌证:①合并持续性哮喘;②患者正使用B受体阻断剂;③合并其他免疫性疾病;④5岁以下儿童;⑤妊娠期妇女;⑥患者无法理解治疗的风险性和局限性。
四、外科治疗
适应证:①经药物或免疫治疗鼻塞症状无改善,有明显体征,影响生活质量;②鼻腔有明显的解剖学变异,伴有功能障碍;③合并慢性鼻一鼻窦炎、鼻息肉,药物治疗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