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8-03-22 08:50浏览:
次
|
霍奇金淋巴瘤(HD)
|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
|
发病率
|
占淋巴瘤的80%—11%
|
占淋巴瘤的92%—89%
|
发病年龄
|
青年多见,儿童少见
|
各年龄组,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
首发部位
|
颈或锁骨上淋巴结,表现为无痛性肿大
|
颈或锁骨上淋巴结(占22%)或结外淋巴组织
|
扩散方式
|
经典:从一个或一组淋巴结开始,到邻近的淋巴结,到远处扩散,晚期扩散至肝、脾脏、骨髓。
|
跳跃式扩散,更易早期结外及全身扩散
|
组织学特点
|
组织学分类复杂多样,共同特点:肿瘤细胞多为单克隆性,形态单一,弥漫散在。反应性细胞少
|
可见特殊形态的肿瘤性巨细胞:R-S细胞,与种类多样的非肿瘤性炎症细胞混合存在(嗜酸,嗜碱,浆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
|
|
病理学特点及预后
|
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
|
1)肿瘤呈结节状分布
2)爆米花细胞,典型R—S细胞很少或缺乏
3)小淋巴细胞
|
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
|
|
1)结节硬化型
|
1)年轻女性多见,预后第2好
2)陷窝细胞
3)纤维间隔将病变分成结节状
|
2)混合细胞型
|
1)最多见,预后第3好。多见于老年人
2)大量典型镜影细胞
2)反应性炎症细胞多而杂
|
3)淋巴细胞消减型
|
1)少见,预后最差
2)弥漫纤维化型:RS细胞和变异型RS细胞均较多,纤维组织增生,细胞成份明显减少,常有坏死。
3)网状细胞型:变异型RS细胞较多,细胞丰富。
|
4)淋巴细胞为主型
|
1)大量反应性淋巴细胞
2)爆米花细胞,典型R—S细胞很少
3)预后最好
|
类型
|
特点
|
主要见于
|
RS细胞
|
1)胞浆丰富,嗜伊红,直径15-45μm。
2)细胞核圆/椭圆形,双/多核或多叶状核,核仁明显。
4)双核的RS细胞又称镜影细胞
5)RS细胞来源于B淋巴细胞
|
混合型多见
|
腔隙细胞(陷窝细胞)
|
体积大,单核,分叶状,多个小核仁,
胞质丰富,染色浅。在福尔马林固定的组织中,胞质收缩,细胞似位于空间或陷窝中
|
结节硬化型
|
爆米花细胞
|
体积大,核折叠状或多叶形,核仁小,多个,核膜薄。
|
淋巴细胞为主型
|
变异型RS细胞
|
瘤细胞大,形态不规则。核仁大,核分裂常见
|
淋巴细胞减少型
|
淋巴瘤和白血病重叠
|
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前T和前B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
|
B细胞性
|
滤泡淋巴瘤
|
套细胞淋巴瘤
|
|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
|
Burkitt淋巴瘤
|
|
多发性骨髓瘤和浆细胞相关肿瘤
|
|
T细胞性
|
外周T细胞淋巴瘤(蕈样霉菌病)
|
NK/T细胞淋巴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