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
1.当前我国计划免疫程序规定应接种的疫苗有__________种,以预防__________种传染病。
2.职业病的诊断依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构成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主要环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因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高血压的具体控制策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使人群易感性升高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以下哪项不是职业病的特点( )
A.病因明确
B.有群发性
C.可以预防
D.有有效的治疗方法
E.有剂量-反应关系
2.我国规定的基础免疫疾病是( )
A.麻疹、白喉、百日咳、脊灰、破伤风、天花
B.结核、白喉、百日咳、脊灰、破伤风、天花
C.结核、白喉、百日咳、脊灰、破伤风、麻疹
D.结核、白喉、百日咳、脊灰、破伤风、乙脑
E.麻疹、白喉、百日咳、脊灰、破伤风、流感
3.性病和狂犬病的传染方式是( )
A.直接接触
B.间接接触
C.媒介传播
D.食物传播
E.空气接触
4.消毒措施的目的是( )
A.消除传染源
B.消除传染源和易感者
C.消除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D.保护易感者
E.切断传播途径
5.人工被动免疫制剂是( )
A.抗毒血清
B.活菌苗
C.死菌苗
D.活疫苗
E.以上都不对
6.某人与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为防止其成为继发患者需进行医学观察,观察期限可根据以下哪项确定( )
A.病程
B.传染期
C.潜伏期
D.B+C
7.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应报告的病种为( )
A.两类二十五种
B.两类三十五种
C.三类二十五种
D.三类三十五种
8.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繁殖、而且能排出病原体的( )
A.病人、不包括带菌者
B.患病动物、不包括携带病原体的动物
C.受污染的物品
D.人或动物
E.病人与带菌者
9.确某传染病的隔离期限是依据( )
A.该病的潜伏期
B.该病的流行期
C.传染期
D.症状持续时间
E.潜伏期+流行期
10.心脑血管疾病预防重点应放在( )
A.二级预防
B.一级预防
C.一、二级预防
D.二、三级预防
E.三级预防并重
11.慢性病的预防措施是:( )
A.消除病因,做到“三早”,减少痛苦,延长寿命
B.消除致病因素,做到“三早”,减缓疾病的发展,防止恶化,恢复劳动能力。
C.到四早,管理和矫正患者,消除致病因素。
D.管理和矫正患者,建立访视制度,定期随访检查治疗。
E.以上都不对
四、思考题
1.简述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2.简述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五七
2.职业史,生产环境监测资料病史与临床检查
3.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自然因素,社会因素
4.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加强病人的自我管理,提高坚持治疗率
5.易感人口的迁入,免疫人口的死亡,新生儿的增加,免疫人口免疫力的消退
二、选择题
1.D 2.C 3.A 4.E 5.A 6.C 7.D 8.D 9.C 10.B 11.B
三、思考题
1.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为
(1)传染病报告
(2)针对传染源的措施:
1)病人:做到“五早”;
2)病原携带者:发现并管理
3)接触者:检疫、留验、医学观察、预防接种
4)动物:危害大经济价值不大的受染动物将其杀灭,危害不大但经济价值较大的受染动物隔离治疗。
(3)对传播途径的措施:消毒、杀虫、灭鼠
(4)对易感人群的措施:预防接种、药物预防、个人防护、健康教育。
2.潜伏期的流行病意义为:
1)根据根据潜伏期判断患者受感染时间,用于追踪传染源,查找传播途径。
2)确定接触者的留验、检疫和医学观察期限。
3)确定免疫接种时间。
4)评价预防措施效果
5)影响疾病的流行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