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选择
1.某患者一侧输尿管结石致肾盂积水、肾萎缩,这种萎缩主要属于下列类型中的哪一种?
营养不良性 B. 失用性 C. 生理性 D. 压迫性 E. 内分泌性
【答案】D。 一侧输尿管结石使尿液排出障碍,致肾盂积水,压迫肾实质使之萎缩,外观肾脏体积可不缩小,有时反而增大,但实际上肾实质如肾小球、肾小管已受压萎缩。
2.下列说法哪一种是错误的:
A.萎缩是指实质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 B.肥大是指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增大
C.增生是指细胞数量增多 D.萎缩、肥大、增生、化生是适应的四种主要形式
E.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转变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的过程称为化生
【答案】A。该项丢掉了一个重要前提即“发育正常”,未曾发育如儿童的组织脏器或发育不全如造成不孕的幼稚子宫均不在此列,尽管它们的体积都缩小。
3.脂肪变最常发生的器官是:
A. 肝 B. 心 C. 肾 D. 骨骼肌 E. 脾
【答案】A。肝细胞是脂肪代谢的重要场所,最常发生脂肪变。
4.下列哪一种改变不属于液化性坏死?
A.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B. 脑脓肿 C. 干酪样坏死 D. 脑软化 E. 脂肪坏死
【答案】C。干酪样坏死是凝固性坏死的特例,坏死彻底。
5.不易发生湿性坏疽的器官是:
A. 肠 B. 子宫 C. 肺 D. 四肢 E. 胆囊
【答案】D。湿性坏疽多发生在与外界相通的内脏,如肠、子宫、肺和胆囊。虽也可发生于四肢,但机率较其它几个脏器为小。
6.急性病毒性肝炎时出现的肝细胞溶解坏死属于坏死类型中的哪一种?
A. 干酪样坏死 B. 凝固性坏死 C. 凋亡 D.坏疽 E. 液化性坏死
【答案】E。此时出现的肝细胞溶解坏死是由严重的细胞水肿发展而来,细胞最后溶解、消失。
7.关于凝固性坏死,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 常发生于在心、肾、脾等器官 B. 最典型的实例为贫血性梗死
C. 坏死区湿润、质地松软 D. 有干酪样坏死和坏疽两个特别类型
E. 坏死组织与健康组织间界限较明显
【答案】C。此时蛋白质凝固、坏死组织水分丧失,肉眼观察干燥、质实,呈灰白色或灰黄色。
8.关于肉芽组织,下列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
A. 肉眼观为红色、细颗粒状、状似肉芽 B. 触之易出血 C. 有痛感
D. 为幼稚的纤维结缔组织 E. 最终老化为瘢痕组织
【答案】C。早期肉芽组织无神经末梢,故无痛感。
9.下列哪一项不符合一期愈合?
A. 伤口创缘整洁 B. 无感染的伤口 C. 出血少
D. 组织破坏范围小 E. 伤后8小时以上未经处理的伤口
【答案】E。伤后8小时以上、未经外科处理的创伤伤口很可能已有感染,属于二期愈合。
10.下列哪项不符合二期愈合?
A. 愈合时间长 B. 伤后8小时内经过清创手术的伤口 C. 瘢痕大
D. 损伤范围大,坏死物多 E. 创缘不整齐
【答案】B。伤后8小时以内且经过清创处理、清除了坏死组织和异物的伤口近似一期愈合。
11.槟榔肝内可见
A. 肝小叶周边部肝细胞萎缩 B. 出血性梗死 C. 肝小叶结构破坏
D. 门静脉分支扩张淤血 E. 肝血窦扩张淤血,肝细胞脂肪变性
【答案】E。
12.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时微血管内的血栓称之为
A. 赘生物 B. 纤维蛋白血栓 C. 附壁血栓 D. 白色血栓 E. 红色血栓
【答案】B。
13.手术后好发血栓的部位是
A. 下肢静脉 B. 颈静脉 C. 冠状动脉 D. 门静脉 E. 肾动脉
【答案】A。
14.股静脉内血栓脱落易引起的并发症是
A. 下肢坏疽 B. 门静脉栓塞 C. 肺动脉栓塞 D. 肾动脉栓塞 E. 脑动脉栓塞
【答案】C。
15.易发生贫血性梗死的脏器是
A. 脾心肾 B. 心脑肠 C. 脾心肺 D. 肾 肠 脑 E. 肾 心 肺
【答案】A。
16. 急性左心衰竭时常引起
A. 皮肤粘液性水肿 B. 眼睑水肿 C. 下肢水肿 D. 下肢橡皮肿 E. 肺水肿
【答案】E.
17.栓塞最常见的类型是
A. 气体栓塞 B. 血栓栓塞 C. 羊水栓塞 D. 脂肪栓塞 E. 瘤细胞栓塞
【答案】B.
18.潜水员从深水中快速升到水面容易发生
A. 肺不张 B. 氮气栓塞 C. 脂肪栓塞 D. 空气栓塞 E. 肺水肿
【答案】B。
19.下列哪个器官的梗死灶为地图形
A. 小肠 B. 脾 C. 肾 D. 肺 E. 心
【答案】E。
20.下列哪个器官的梗死灶呈节段性
A. 小肠 B. 心脏 C. 脑 D. 卵巢 E. 肝
【答案】A。
21.渗出液对机体的有利因素除外下列哪一项:
A. 纤维素的渗出有利于修复 B. 纤维素的渗出有利于限制细菌蔓延
C. 纤维素的渗出有利于机化 D. 渗出液可稀释毒素或有害刺激物
E. 渗出液带来各种抗体补体及杀菌物质
【答案】C。 纤维素的渗出有利于修复,有利于限制细菌蔓延,但假如渗出过多不能完全吸收,可发生机化,如肺肉质变、胸膜粘连。渗出液可稀释毒素并带来各种抗体、补体及杀菌物质,因此对机体有利,但如果渗出过多,可造成器官或组织的压迫。
22.最有防备意义的炎症改变是:
A. 炎症介质形成 B. 分解代谢亢进 C. 局部酸中毒 D. 分子浓度增高 E. 白细胞渗出
【答案】E。
23.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为:
A. 化脓性炎 B. 浆液性炎 C. 变态反应性炎 D. 卡他性炎 E. 假膜性炎
【答案】A。
24.脓肿最常见的致病菌是:
A. 溶血性链球菌 B. 绿脓杆菌 C. 草绿色链球菌 D. 白色葡萄球菌 E. 金葡菌
【答案】E。
25.过敏性炎症时主要出现哪种炎症细胞浸润?
A. 淋巴细胞 B.中性粒细胞 C.巨噬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E.浆细胞
【答案】D。
26.病毒感染的炎症灶中主要出现哪种炎症细胞?
A. 淋巴细胞 B.中性粒细胞 C.巨噬细胞 D.浆细胞 E.嗜酸性细胞
【答案】A。
27.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常为:
A.变质性炎 B.浆液性炎 C.纤维素性炎 D.化脓性炎 E.蜂窝织炎
【答案】E。
28.感冒早期鼻粘膜炎症为:
A.变质性炎 B.浆液性炎 C.纤维素性炎 D.化脓性炎 E.蜂窝织炎
【答案】B。
29.下列哪一项不符合肿瘤的特点?
A.相对无止境的生长 B.生长旺盛 C.与机体不协调
D.增生过程必须有致瘤因子持续存在 E.不同程度失去分化成熟的能力
【答案】D。
30.肿瘤的实质是指:
A.肿瘤的本质 B.肿瘤的异常增生 C.肿瘤组织 D.肿瘤细胞 E.结缔组织
【答案】D。
31.诊断肿瘤最可靠的方法是:
A.CT检查 B.脱落细胞学检查 C.超声波检查 D.X线透视 E.活检
【答案】E。
32.下列哪一项是诊断恶性肿瘤的主要依据
A.核大 B. 病理性核分裂象 C. 巨核 D. 分裂象 E. 多核
【答案】B。
33.常有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鳞状化生的肺疾病是:
A.大叶性肺炎 B.慢性支气管炎 C.支气管哮喘 D.肺气肿 E.小叶性肺炎
【答案】B。 慢支可造成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反复修复后,柱状上皮可发生鳞化。
34.大叶性肺炎灰色肝样变期的临床表现与红色肝样变期不同的是:
A.开始出现肺实变体征 B.胸痛消失 C.缺氧状况有改善D.体温可恢复正常 E.重新出现湿啰音
【答案】C。 灰肝期肺泡壁毛细血管受压呈贫血状,流经病变肺叶的血量减少,故静脉血氧合不足的现象反而减轻,缺氧状况有所改善。
35.患者骤起畏寒、高热、胸痛、咳嗽、咳铁锈色痰时,最有可能是:
A.肺癌 B.支气管扩张症 C.肺源性心脏病 D.大叶性肺炎 E.肺结核
【答案】D。
36.良性高血压时造成血压升高的主要病变是
A.脑细动脉纤维蛋白样坏死 B.颗粒性固缩肾 C.全身细动脉硬化
D.左心室肥大 E.重要器官肌型动脉中膜及内膜增厚
【答案】C。因全身细动脉硬化可致外周循环阻力增加这是造成良性高血压的主要病因。
37.风湿病最具有诊断意义的病变是
A.心瓣膜纤维组织增生 B.心外膜纤维蛋白性渗出 C.Aschoff小体形成
D.胶原纤维的纤维蛋白样坏死 E.心肌间质的粘液样变性
【答案】C。Aschoff小体仅出现在风湿病中,具有特异性。
38.高血压脑出血最常见的部位是
A.大脑 B.小脑 C.丘脑 D.桥脑 E.基底节
【答案】E。因该处供血的豆纹动脉从大脑中动脉呈直角分支易受血流冲击造成破裂。
39.病毒性肝炎的基本病变属于:
A.卡他性炎 B.出血性炎 C.变质性炎 D.特别性炎 E.蜂窝织炎
【答案】C。
40.关于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叙述,下列哪项是准确的?
A.两侧肾脏体积增大 B.可形成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 C.少尿、血尿进行性加重
D.常有贫血、高血压和肾功能不全 E.病人预后较好
【答案】D。
41.临床上最常见的活动性继发性肺结核是
A.局灶型肺结核 B.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C.浸润型肺结核 D.干酪型肺结核 E.结核球
【答案】C。
42.下列关于死亡的说法错误的是:
A.死亡是生命运动的终止 B.个体死亡时体内细胞同时死亡
C.死亡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 D.病理性死亡远多于生理性死亡
E.死亡通常是一个渐进性过程
【答案】B。 个体死亡并不意味着体内细胞在同一时刻都同时死亡,如人心跳停止后,气管上皮细胞可进行纤毛摆动,表皮细胞可持续再存活120小时以上,这也是器官移植能得以实行的原因。
50.引起“肠源性紫绀”的原因是:
A. 肠系膜血管痉挛 B. 一氧化碳中毒 C. 亚硝酸盐中毒 D. 氰化物中毒 E. 肠道淤血
【答案】C。
51.CO中毒造成缺氧的最主要原因是:
A. O2与脱氧Hb结合速度变慢 B. HbO2解离速度减慢
C. CO使红细胞内2,3-DPG减少 D. HbCO无携O2能力 E. 以上都不是
【答案】D。
52.休克早期(微循环缺血期)微循环的变化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微动脉收缩 B.后微动脉收缩 C.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 D.动静脉吻合支收缩 E.微静脉收缩
【答案】D。此时动静脉吻合支是开放的,使一部分动脉血绕过毛细血管网,直接进入微静脉,造成组织缺血性缺氧。
53.休克早期组织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
A. 多灌少流 B. 少灌少流 C. 少灌多流 D. 不灌不流 E. 多灌多流
【答案】B。因休克初期小动静脉、微动静脉以及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均处于明显收缩状态。
54.休克早期最容易受到损害的器官是:
A. 心 B. 脑 C. 肾 D. 肺 E. 肝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