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华医学网
发布时间:2023-08-04 09:15浏览:
次
多数情况下,病因来自细菌感染。急性病例,索状的腱或瓣膜基质迅速破坏和坏死,导致瓣膜功能不全和心衰。赘疣包含纤维层、血小板、红细胞和白细胞及细菌。
预防:对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的愈后应谨慎。杀菌性抗生素使用剂量应在最小抑菌浓度以上,至少使用4~6周(7天肠外给药,随后口服)。
抗生素的选择应尽量根据血液培养的结果。在等待结果期间或培养呈阴性的动物,则应联合用药,氨苄西林和庆大霉素合用,静脉给药至少5~7天(监控肾脏功能)。然后再连用阿莫西林和喹诺酮类药物如恩氟杀星。口服3~5周。
另外,对于心律不齐和充血性心衰也应给予合适的治疗。
细菌性心内膜炎的鉴别诊断:
1. 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常发生在原有心脏病(如心瓣膜病 先心病)基础上合并细菌感染所致。病原菌多系草绿色链球菌,少数为大肠杆菌。属中医“温病”范畴。
2. 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50-60%发生于正常心瓣膜,瓣膜及腱索可有溃疡穿孔,腱索断裂及大而脆的赘生物,赘生物脱落为细菌栓子,导致栓塞及迁移性脓肿。
勒夫勒心内膜炎,链杆菌病,全身性念珠菌病,假单胞菌感染,中间型链球菌感染。
脓性多发性关节炎,非脓性(非坏死性)免疫介导的多发性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