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华医学网
发布时间:2022-04-14 16:23浏览:
次
在降压过程中,有的人因为血压迟迟降不下来而想着要不要换药,有的人则因为药物不良反应而苦恼……,高血压用药哪些事是需要我们注意的呢
别人有效的药,我吃了也有效
这种观念是错误的。降压讲究个体化用药,因为每个人的血压水平、危险因素、患有的相关疾病、遗传基因等都是不同的,这些决定了每个人的降压用药存在差异。
现在降压药有六大类五十多种,别人吃拜新同效果不错,自己用起来未必管用。因此,降压还是得听医生的。
贵药是否就是好药
一般来说,进口药贵,降压效果也挺好的,所以很多人就认为“药贵就是好药”。其实一味强调药物价格高低是不科学的,降压治疗的首要原则是安全、有效、可持续。
如果经济实力不足以承担某种药物价格的时候,可以让医生推荐相似功效但是价格更低的药物,毕竟有效降压又能长期坚持的治疗方案才是明智之举。
血压不降是否需要立即换药
有的高血压患者,开始用药的时候,才用药一两天,测血压发现降压下过不明显,就着急咨询医生,问能不能换药,或者自己换来换去,感觉哪种降压药降压效果都不好。这种做法是不对的,频繁的更换药物,会造成血压波动难以控制。
目前医生提倡使用长效降压药,一般用一周左右才会有比较明显的降压效果,达到最佳降压效果所需要的时间更长,比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的药物需要3-4周,长效钙通道阻滞剂如氨氯地平也需要数周才能达到稳定的血药浓度、发挥稳定的降压疗效。
所以降压不要着急,要慢慢来,一下子降得太快,反而容易头晕不适。
睡前服药是否安全
一般来说,人在睡着后,全身的肌肉、神经、血管和心脏都处于放松状态,血压比白天有所下降。如果睡前服药,2小时候正是药物的高发期,这样会导致血压大幅度下降,造成心、脑、肾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从而便于血液中血小板、纤维蛋白等凝血物质在血管内积聚成块,阻塞脑血管,引发缺血性卒中。
当然,如果夜间血压高于白天血压,那么必须睡前吃药来控制夜间高血压,降低“晨峰血压”,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预防清晨发生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概率。
发现血压高不一定要马上吃药,高血压没有症状也是需要治疗的,降压药不存在耐药性一说,血压不是降得越快越低越好……。建议大家多阅读医生的科普知识,了解降压存在的常见误区,正确降压,科学降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