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华医学网
发布时间:2022-04-14 16:06浏览:
次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提高。有专家指出,35岁至64岁人群中,有2/3的人具有导致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吸烟、肥胖和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存在,并且往往没有得到很好地控制,因此导致冠心病高发。
吃喝玩乐,是年轻人生活的主旋律。他们大多数都忽视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不曾发现冠心病潜伏就在身边......
注意:心绞痛发作要立刻休息
冠心病的早期典型症状是胸痛、胸闷、胸部压榨样感觉、烧心、心绞痛等情况,这些症状在与运动相关的情况下,就提示我们可能有患冠心病的可能。
这种不舒服的感觉持续时间比较短,三五分钟或者十几分钟,经过休息可自行缓解。如果服用一些冠心病类的药物,如硝酸甘油,则会迅速缓解。
但是,冠心病也有不典型的症状,如后背部、左肩部疼痛;运动时咽喉部发烧、有紧张感;牙齿疼等。因为这些症状过于常见,加之其他一些疾病同样也会导致这些症状,因此人们往往不会给予足够的重视。
建议:如出现上述症状,应该及时到医院做检查,以明确病情,防患于未然。
预防:控制危险因素保持良好心态
最常见的冠心病危险因素主要包括: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
体力活动过少紧张脑力劳动情绪易激动
精神紧张家族性遗传病史中老年男性
这些致病危险因素中,高龄和家族遗传病史无法改变,但是高血压可以尽量控制,糖尿病也可以好好治疗,吸烟的人更是可以戒烟。只要努力控制好这些危险因素,得冠心病的危险就能小得多了。
心平气和、保持良好心态、控制好情绪也可预防冠心病急性发作。很多冠心病人就是在心情不舒畅的情况下(如遇到一些让自己悲伤、恐惧的应激性事件)发作急性心肌梗死的。
尤其凌晨3、4点到早晨9点人的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如果结合危险因素控制不佳或不良的情绪,就会导致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因此保证良好的情绪心态与准确的诊断、科学的治疗一样重要。
警惕:倒春寒来袭学习如何自救
进入倒春寒时期,冠心病的急性发作危险性增高。其原因主要有:
1、寒冷会刺激血管收缩,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心脏耗氧量增加。
2、天气寒冷时饮食偏向油腻,造成心脏负担过重以及胃肠道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反射性引起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从而导致冠心病发作。
3、人们在大冷天更容易患上感冒发烧、肺炎等疾病,尤其是老年人。这些因素都可以促使冠心病急性发作。
TIPS:
一、无论是心绞痛还是心肌梗死,患者都应立即停止一切活动,进行休息以减少心脏的负荷,从而减少心肌耗氧量,延缓心肌细胞因缺氧而坏死,不要奔走呼救或步行去医院。
二、应常备急救药物,一旦发作,可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1片,并及时拨打120求救。
据相关统计,仅三成多冠心病患者发病前有诸如胸疼、胸闷的预兆,大多数病人在急性发作前和正常人并无二致,这导致患者病情不能及时被发现并耽误治疗时间。因此应当每年定期做血脂、血糖、心电图等相关检查以及经常测量血压,如已患病可及早治疗,发现危险因素控制不佳可及时改善。
不少职场年轻人应酬增多,烟酒、荤腥导致“三高”出现,加之长期饮食结构不合理、工作压力大、情绪波动大,很容易激发冠心病。因此,年轻人也要注意尽早改善生活方式,从现在开始预防冠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