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华医学网
发布时间:2022-03-16 09:16浏览:
次
高血脂症是体内代谢紊乱而导致的血脂水平升高的一种病症,是中老年的常见多发病,与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脂肪肝等密切相关。
高血脂症的症状
但在中医理论中,并无高血脂一说,一般都是从其主要症状来看,分为“湿阻”、“眩晕”、“中风”、“胸痹”等范畴高血脂的发病因素有很多,但脾功能失调是影响血脂正常代谢的关键,这是因为膏脂的生成与转化无不与脾功能有关。因此,在调节增强脾功能成为降低血脂的重要因素。
《素问?经脉别论篇》中有言:“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津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
这说明水谷精微的运化输布,无不在于脾,当然也包括了血中膏脂的生成与转输。而血中膏脂来源于水谷精微,对人体具有濡润、补益、充养的作用。膏脂的生成与转输有赖于脾的生理功能。
因此,脾气充足,则输化正常,水津四布,膏脂可入内、溢外,发挥濡养的作用;脾气不足,则运化失常,水津不布,精化为浊,诸症皆起。
脾失健运是高血脂症发病的重要病机。
“气为血之帅”的说法,气盛则血行滑疾,气虚则血流迟缓滞涩,从而可形成瘀血。瘀血形成后也将导致或加重高血脂症。
据现代研究表明:脾虚和瘀血都是会使脂质升高。如脾气虚时红细胞表面电荷减少,血液粘滞性增加,容易形成瘀血,进而引起高脂血症的发生。据有关临床实验证实,高血脂症往往伴有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具有“浓、粘、聚、凝”特点。因此,脂瘀同生共存,相互搏结,共同构成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脾是气血生化之源,养好脾胃,气血充足,才能为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甘味入脾,最能调和脾胃,补益气血。所以,在搭配茶饮的时候,在酸味或辛味的茶饮中加些甘味,有补益脾胃的作用。
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推荐几道适合大家平时喝的健脾饮品。
蜂蜜陈皮茶
【食材】蜂蜜、陈皮
【做法】将陈皮洗净,用开水冲泡,水温降低50摄氏度左右后,加入蜂蜜。
【功效】这一养生保健茶能起到舒肝养胃健脾的功效,不仅适合中老年人饮用,也适合办公室人员饮用。
蜂蜜一方面可以养护肝脏,对脂肪肝的形成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另一方面,还能改善血液中的成分,对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的作用;
陈皮具有理气开胃、去湿化痰,促进消化液分泌的功效,对高脂饮食引起的动脉硬化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小贴士】对于患有慢性溃疡的人,建议蜂蜜的用量增加一倍,这对促进溃疡愈合有一定的帮助;
其次,在泡茶的过程中,要等水温降至50摄氏度后再加入蜂蜜,否则会影响蜂蜜的杀菌功效,破坏这道养肝健脾茶饮的功效。
最后,提示大家:有发热、口干、便秘、尿黄等症状的人群不宜饮用。
山楂蜜茶
【食材】山楂、蜂蜜
【做法】将鲜山楂果研碎去籽,用开水冲泡果肉15分钟,再过滤取汁,最后依据个人口味调入蜂蜜即可。每日2剂,代茶饮。
【功效】这一款养生茶饮具有消食化积、强健脾胃的功效,适合脾胃虚弱者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