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脑血管 > 文章内容

5类常见冠心病药物 分别为你详解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0-05-07 09:53浏览:

我们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有些疾病是可以治愈的,比如感冒,如果是轻症的情况,即使不用药,经过5~7天的时间,也会自愈;再比如细菌感染,通过对症的应用抗生素,往往也可以很快的治愈。但有些疾病却属于“慢病”的范畴,通常无法治愈,需要长期注意生活调理和服药控制,冠心病就是这样的一种“慢病”。

先来介绍下冠心病的概念,医学上对于冠心病有着明确的界定,通常对于心脏冠状动脉硬化狭窄,狭窄程度超过50%以上的情况,可以确诊为冠心病问题,对于冠心病的具体症状,涵盖的范围很广,可能是心肌存在缺血缺氧问题的无症状期,也有可能是存在稳定性心绞痛的冠心病问题,由于长期心肌供血供氧不足造成的心肌受损,甚至有冠状动脉狭窄造成的心梗、心衰等问题,都属于冠心病的范畴。

冠状动脉硬化、狭窄的问题能够“治好”吗?之所以会出现冠状动脉的硬化、狭窄,除了年龄衰老等不可控因素外,往往是由于各种不良生活习惯的长期影响,以及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长期影响下,冠状动脉血管壁出现炎性反应,最终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血管壁下方形成泡沫状的堆积,最终形成粥样的脂质核心,而逐渐导致血管的硬化、狭窄;因此,对于冠状动脉硬化、狭窄等方面的问题,虽然可以通过生活方式的干预,合理的药物应用,来延缓疾病的进程,但想要完全“治愈”,是不可能的。

今天不说生活调理,单说冠心病的用药问题,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长期合理用药是很重要的事情,根据不同的冠心病情况,长期用药的类型也各不相同,但不管服用什么药物,都应该注意在身体耐受的情况下,一方面要长期用药,以延缓冠状动脉进一步硬化的进程,减少发生心梗、心衰等重大问题的发生几率,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定期监测,了解自身的心脏健康情况,和血脂、血压等方面的达标情况,根据情况及时的就医调整用药方案,达到用药的有效性、安全性兼顾。

介绍几个冠心病患者的常用药物及注意事项

1.β受体阻滞剂类药物:各种洛尔类药物都属于这一类,这类药物是一线的降压药物,也是冠心病患者调节心率,改善心脏供血供氧的药物,β受体阻滞剂,对于缓解冠心病患者心绞痛,也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服用这类药物需要注意的是,具有房室传导阻滞问题的朋友禁用,慢性肺阻病、哮喘等问题的患者也要慎用,如果需要停药,要逐渐减量停药,防止停药反弹的问题出现。

2.钙离子通道拮抗剂:各种地平类药物应用最为广泛,这也是缓解心绞痛、降低血压,改善心脏供血的常用药物,与β受体阻滞剂类药物不同,地平类药物有加快心跳的作用,对于有心动过速问题的朋友,应当慎用。

对于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这两类药物都是常用的降压药物,不但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联合应用控制血压和心绞痛问题,冠心病患者在身体耐受的前提下,血压控制目标值在130/80以下最佳,可以大大减少高血压引起心梗脑卒中的发病率,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这个标准可适当放宽。

3.硝酸酯类药物,这类药物也是缓解心绞痛的常见药物,短效的硝酸甘油,舌下含服,1~2分钟即可起效,除了硝酸甘油以外,单硝酸异山梨酯等也属于硝酸酯类药物,服用这类药物的主要注意事项是需要留出服药的“间隔期”,连续多次服用,可导致药效下降。

4.他汀类药物,他汀类药物是调节血脂的首选药物和基础用药,也是心血管疾病预防的基础用药。他汀类药物能够明确的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于血脂不达标的冠心病患者药物治疗是最主要的调脂药物。服用他汀类药物需要注意的是定期的进行肝功能、肌酸激酶水平、血糖水平等方面的检查,了解药物可能带来的肝功能损伤、肌肉毒性、血糖代谢异常等方面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时的合理调整用药。

另外,服用他汀类药物,更加应该注意的是,血脂的调节效果,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首先应该关注他汀对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调节效果,通常如果能够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到1.8mmol/L以下最好,如果身体耐受的情况下无法做到,至少也应该在原来的基础上降低50%以上。

5.阿司匹林,冠心病患者通常都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进行血栓的预防,阿司匹林能够抵抗血小板聚集,可以减少冠心病患者发生心梗的风险和几率,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前,应该先进行出血风险的评估,对于有较大消化道出血风险,又确需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在服药的前12个月,一般建议同时服用胃黏膜保护剂,保护胃黏膜,减少消化道出血风险。

以上药物介绍不做用药参考,具体冠心病用药还请结合自身情况,遵医嘱来确定。在冠心病的不同时期,冠心病患者需要服用和可能要服用的药物还有很多,篇幅有限,就不一一为大家介绍了,最后还是要强调一下:不管是控制血压血脂,还是预防重大疾病发生,冠心病患者都需要长期用药,定期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