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素受体阻断剂 (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1、作用特点 血小板整合素受体阻断剂(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阻断剂)阻断血小板聚集最后共同通路,抑制多种途径所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替罗非班可与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膜表面Ⅱb/Ⅲa受体高度而特异性结合,替罗非...
磷酸腺苷P2Y12受体阻断剂 (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1、作用特点 噻氯匹定和氯吡格雷对ADP尤其是内源性ADP释放诱导的血小板Ⅰ相和Ⅱ相聚集均有特异的强力抑制作用,且为不可逆反应,对其他血小板诱导剂所引起的血小板聚集也有抑制作用。噻氯匹定抑制血小板的作...
环氧酶抑制剂 (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1、作用特点 阿司匹林使血小板的环氧酶(COX)乙酰化,减少TXA2的生成,对TXA2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产生不可逆地抑制作用,减少血栓形成。阿司匹林分子中的羧酸基团是生产抗炎作用的必需结构,也是引起胃黏膜刺激的主要因素。...
胺碘酮注射液是急诊医师的一件重要武器,其抗心律失常作用稳定而有效,药物不良反应少,可以改善远期预后,最近十几年一直是心律失常界炙手可热的「大明星」。 「万金油」胺碘酮是如何炼成的? 胺碘酮是上世纪 60 年代问世的一种合成药,属于Ⅲ类抗心律失常...
对于大出血、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外伤、感染、过敏等原因引起低血压休克的患者,除充分补液扩容以外,往往还需要用到升压药。目前常用的升压药物包括: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间羟胺等。 今日问答: 多巴胺、去甲肾等升压药,使用有无...
吗啡易成瘾,是其严重缺点。为了寻找更好的代用品,合成了哌替啶、安那度、芬太尼、美沙酮、喷他佐辛、二氢埃托啡等药,它们的成瘾性均较吗啡轻。较常用的几个药物的化学结构见图18-3 图18-3 常用的几种人工合成镇痛药的化学结构 哌替啶 哌替啶(pethidine)...
胆碱酯酶复活药(cholinedterase reactivators)是一类能使已被有机磷酸酯类抑制的胆碱酯酶恢复活性的药物,其出现使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治疗获得了新的发展,它不但使单用阿托品所不能控制的严重中毒病倒得到解救,而且显著地缩短了一般中毒的病程。常用的有...
药理效应与剂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比例,这就是剂量-效应关系(dose-effect rela-tion-ship)。由于药理效应与血药浓度的关系较为密切,故在药理学研究中更常用浓度-效应关系(concentration-effect relationship)。用效应强弱为纵座标、药物浓度为横座标作图得直方...
levodopa - - - 7.7~13 0.8~1.1 2.2 利多卡因 lidocaine 35 2 70 9.2 1.1 1.8 林可霉素 lincomycin 100 20 72 - 0.44 5 锂盐 lithium 100 95 0 0.35 0.79 22 洛伐他汀 lovastatin 5 10 95 5~21 - 1.1~1.7 巯嘌呤 mercaptopurine 12 22 19 11 0.56 0.9 美...
2.0 0.8 可待因 codeine 50 0 7 11 2.6 2.9 环磷酰胺 cyclophosphamide 74 6.5 13 1.3 0.78 7.5 环孢霉素 cyclosporine 23 1 93 5.9 1.2 5.6 氨苯砜 dapsone 93 15 73 0.6 1.0 22 地塞米松 dexamethasone 78 2.6 68 3.7 0.82 3.0 地西泮 diazepam 100 1 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