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华医学网
发布时间:2022-08-03 10:59浏览:
次
近年来,甲状腺癌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明显增高,目前在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居首位。甲状腺癌主要有四种类型:乳头状癌、滤泡状癌、髓样癌、未分化癌。其中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属于分化型甲状腺癌,最为常见(约95%左右),预后较好。髓样癌和未分化癌发病率较低(约5%左右),但预后差。
一、所有类型的甲状腺癌术后均需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作为替代治疗以弥补术后甲状腺功能的不足。而且对于分化型甲状腺癌来说,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抑制治疗手段,它可以抑制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水平,从而抑制甲状腺肿瘤细胞的生长,达到降低肿瘤复发及转移的目的。
二、在分化型甲状腺癌,对于不需要碘131内放射治疗的低危复发风险患者,甲状腺癌术后一般尽早开始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术后开始进食时即可)。对于需要碘131内放射治疗的高危复发风险患者,术后需低碘饮食4周,待碘131内放射治疗结束后,即开始口服左甲状腺素钠。一般晨起空腹口服吸收效果好。开始口服剂量为50ug-100ug,具体剂量以剩余甲状腺组织量为参考。一般来说,低危患者TSH抑制在0.5-2之间,中危患者TSH抑制在0.1-0.5之间,高危患者TSH抑制在0.1以下。对于高龄、合并心血管疾病及药物不良反应过大的患者,可视情况降低抑制标准。建议中高危患者终身抑制治疗,低危患者抑制治疗5-10年后,可改为替代治疗(TSH、甲状腺激素均在正常水平)。
三、术后复查
在术后开始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后,有一段时间为调整药物用量期,需1个月检查一次甲状腺激素和TSH水平(空腹抽血),根据甲状腺激素和TSH水平调整用药剂量,直至TSH水平达到抑制治疗标准,此后维持此药物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