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中医方剂 > 列表
  • 第五章 中药的配伍2018-03-20 20:50:54

    第五章 中药的配伍 一.配伍的概念 根据病情、药性,有选择地将两种以上药物配合使用。 二.配伍的意义 ◆增效 ◆减毒 ◆适应复杂病情 三.配伍的内容 配伍七情:单味药应用、 药与药之间配伍关系。 ◆单行:单味药治疗疾...

  • 第六章 中药的用药禁忌2018-03-20 20:49:47

    第六章 中药的用药禁忌 ◆用药禁忌内容: ◇配伍禁忌 ◇证候禁忌 ◇妊娠用药禁忌 ◇服药饮食禁忌 一.配伍禁忌 ◆含义:药物合用产生毒副作用、降低和破坏药效,应避免。 ◆内容:相反、相恶 ◇十八反: ●乌头反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及 ●甘草反海藻、...

  • 第七章 中药的剂量与用法2018-03-20 20:48:40

    第七章 中药的剂量与用法 第一节 剂量 ◆含义:用量 ◇每味药的成人一日量。 ◇方剂中每味药间的相对剂量。 ◆计量单位: ◇历代各异 ◇明清-59年:十六两制,1斤=16两=160钱 ◇现在:公制,1kg=1000g ◆剂量依据: ◇药物:质量、质地、性味、有毒无毒、剂型...

  • 第八章 解表药-22018-03-20 20:47:45

    ●附:苍耳草 ○苦、辛、微寒。有小毒。 ○祛风,清热,解毒:风湿痹痛,麻风、疔毒、皮肤瘙痒 ◇辛夷:上行头面,善通鼻窍,鼻渊要药 ●注:包煎。 葱白、鹅不食草、胡荽、柽柳 ◆共同点:◇发散风寒:风寒表证。发表力弱。 ◆不同点: ◇葱白:散寒通阳 ◇...

  • 第八章 解表药-12018-03-20 20:46:03

    第八章 解表药 ◆含义:发散表邪、治表证 ◆性能特点: ◇性味:辛、轻扬 ◇归经:肺、膀胱 ◆功效应用: ◇发汗解表:表证(太阳经证、温病卫分证) ◇分类: ●辛温:发散风寒风寒表证 ●辛凉:发散风热风热表证 ◇兼: ●利水消肿:水肿 ●止咳平喘:咳喘 ●...

  • 第九章 清热药-32018-03-20 20:45:30

    ◆不同点: ◇蒲公英:兼疏郁通乳,乳痈要药 ●利湿通淋:热淋涩痛,湿热黄疸 ●注:量大易致腹泻 ◇紫花地丁:功专解毒,尤治疔毒 野菊花、重楼 野菊花:苦、辛,微寒。归肝、心经。 重楼:苦,微寒。有小毒。归肝经。 ◆共同点: ◇清热解毒:痈肿疔疮,咽...

  • 第九章 清热药-22018-03-20 20:42:40

    ◆使用注意 ◇苦寒败胃,性燥伤阴,不宜过量 ◇慎用:脾胃虚寒,津伤阴亏 或配健胃、养阴药。 ◇治火热证、热毒证,配清热泻火、解毒药 苦参、白鲜皮 苦参:苦,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 白鲜皮:苦,寒。归脾、胃、膀胱经。 ◆共同点: ◇清热燥湿...

  • 第九章 清热药-12018-03-20 20:41:15

    第九章 清热药 定义:凡以清解里热、治疗里热证为主的药物,称为清热药。 性能:味甘、苦、性寒。归经广泛。 ◆功效应用: ◇清热:里热证(表邪已解,内无积滞) ◇分类: ●清热泻火:气分实热证、脏腑火热证 ●清热燥湿:湿热证。(性偏苦燥清泄,功能清热燥...

  • 第十章 泻下药2018-03-20 20:38:10

    第十章 泻下药 ◆含义:引起腹泻、润滑大肠,促进排便 ◆性能特点: ◇趋势:沉降 ◇归经:大肠 ◆功效应用: ◇泻下:里实证 ●泻下通便:大便秘结、胃肠积滞、有害物(毒、瘀、虫) ●逐水退肿:水肿停饮(通利大、小便) ●清热泻火:实热内结(釜底抽薪) ◇分...

  • 第十一章 祛风湿药-22018-03-20 20:36:57

    ◆共同点: ◇祛风通络:祛风专药 ●风湿顽痹,肢体麻木、筋脉拘挛 ●中风不遂、口眼喎斜 ●麻风,疥癣 ◆不同点: ◇蕲蛇:药力较强,风湿顽痹要药 ●附:金钱白花蛇:药力更强 ◇乌梢蛇:药力较缓 ●附:蛇蜕:祛风,定惊,退翳,解毒止痒 ◇定惊止痉:小儿...

  • 首页
  • 上一页
  • 122
  • 123
  • 124
  • 125
  • 126
  • 127
  • 128
  • 129
  • 130
  • 131
  • 132
  • 下一页
  • 末页
  • 320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