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中医方剂 > 文章内容

第八章 解表药-2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18-03-20 20:47浏览:

●附:苍耳草

  ○苦、辛、微寒。有小毒。

  ○祛风,清热,解毒:风湿痹痛,麻风、疔毒、皮肤瘙痒

  ◇辛夷:上行头面,善通鼻窍,鼻渊要药

  ●注:包煎。

  葱白、鹅不食草、胡荽、柽柳

  ◆共同点:◇发散风寒:风寒表证。发表力弱。

  ◆不同点:

  ◇葱白:散寒通阳 ◇鹅不食草:通鼻窍,化痰止咳,解毒消肿

  ◇胡荽:透疹,开胃消食 ◇柽柳:透疹,祛风湿

  第二节 发散风热药

  ◆性味:辛,凉。

  ◆功效应用:(发散力缓)

  ◇发散风热:风热表证,温病卫分证

  ◇兼:●清头目:头昏 ●利咽喉:咽痛

  ●透疹止痒:麻疹、风疹 ●止咳:肺热咳嗽

  薄荷、牛蒡子、蝉蜕 桑叶、菊花

  薄荷:辛,凉。归肺、肝经。 桑叶:甘、苦,寒。归肺、肝经。

  牛蒡子:辛、苦,寒。归肺、胃经。 菊花:辛、甘、苦,微寒。归肺、肝经。

  蝉蜕:甘,寒。归肺、肝经。 ◆共同点:

  ◆共同点: ◇疏散风热:风热表证、温病初起。

  ◇疏散风热:风热表证,温病初起 ◇平抑肝阳:肝阳上亢。

  ◇利咽:风热上攻,咽喉肿痛。 ◇清肝明目:目赤、昏花

  ◇透疹:麻疹,风疹 ●风热上攻

  ◆不同点: ●肝火上炎

  ◇薄荷:兼发汗,宜风热无汗。 ●肝肾不足

  ●清利头目:头痛、目赤。 ◆不同点:

  ●疏肝行气:肝郁气滞 ◇桑叶:疏散风热较强。

  ●注:后下。 ●清肺润燥:肺热、燥热,咳嗽。

  ◇牛蒡子:兼宣肺祛痰,宜风热咳痰咽痛。 ●凉血止血:血热吐衄。

  ●解毒消肿:疮疡,丹毒,痄腮喉痹。 ◇菊花:平肝、清肝较强。

  ●性寒滑利:宜兼热结便秘者。 ●清热解毒:疮疡。

  ●注:气虚便溏慎用。 ●品种:

  ◇蝉蜕:发汗不如薄荷,清热不及牛蒡子 ○黄菊花:善疏散风热

  善利咽开音:咽痛音哑。 ○白菊花:善平肝、清肝

  ●明目退翳:目赤肿痛、翳膜遮睛。

  ●息风止痉:急慢惊风,破伤风。

  蔓荆子

  蔓荆子:辛、苦,微寒。归膀胱、肝、胃经。

  ◆功效应用: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风热表证,头昏头痛

  ●风热上攻,目赤肿痛

  ●清阳不升,耳鸣耳聋

  柴胡、升麻、葛根

  柴胡:苦、辛,微寒。归肝、胆经。

  升麻:辛、微甘,微寒。归肺、脾、胃、大肠经

  葛根:甘、辛,凉。归脾、胃经。

  ◆共同点:

  ◇发表:表证,风寒、风热均可。

  ◇升阳:清阳不升

  ●柴胡、升麻:举陷→气虚下陷,久泻脱肛、脏器脱垂

  ●葛根:止泻→湿热泻痢,脾虚泄泻。

  ◇升麻、葛根:透疹→麻疹。

  ◆不同点:

  ◇柴胡:善清半表半里,少阳证要药。配黄芩

  ●退热、截疟。高热、疟疾寒热

  ●疏肝解郁:肝郁气滞。

  ◇升麻:

  ●清热解毒:善清胃热,齿痛口疮,咽痛痄腮,温毒发斑。

  ◇葛根:解肌→表证兼项背强痛。

  ●生津止渴:热病烦渴,阴虚消渴

  淡豆豉

  淡豆豉:苦、辛、凉。归肺、胃经。

  ◇解表:表证。力较缓,风寒、风热皆可

  ◇宣发郁热,除烦:热病烦闷。

  ◇品种:

  ●桑叶、青蒿发酵:性寒,风热、热病烦闷

  ●麻黄、紫苏发酵:性温,风寒

  ◇附:大豆黄卷(豆芽)

  ●甘、淡,平;归脾、胃经。

  ●解表祛暑,清热利湿:暑湿、湿温

  浮萍 木贼

  浮萍:辛,寒。归肺、膀胱经。 木贼:甘、苦,平。归肺、肝经。

  ◇发汗解表:风寒、风热表证,无汗。 ◇疏散风热,明目退翳:目赤翳障

  ◇透疹止痒:麻疹、风疹   ●风热上攻 ●肝热目赤

  ◇利尿消肿:水肿、小便不利。 ◇止血:出血证,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