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中医方剂 > 列表
  • 第二十四章 补虚药-12018-03-20 19:34:12

    第二十四章 补虚药 ◆含义:补虚扶弱,纠正气血阴阳虚衰,治虚证 ◆性能特点:◇性味:甘 ◆功效应用:◇补虚:虚证 ●补气:气虚 ●补阳:阳虚 ●补血:血虚 ●补阴:阴虚 ◆运用配伍: ◇因证选药 ◇气血阴阳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配伍其他药物,扶正祛邪...

  • 第二十五章 收涩药-22018-03-20 19:33:21

    ◇海螵蛸:固涩力强,而无补益之功 ●收敛止血:崩漏、吐血、便血、外伤出血 ●制酸止痛:胃痛吐酸 ●收湿敛疮:湿疮、湿疹、溃疡不敛 金樱子、刺猬皮 金樱子:酸、涩,平。归肾、膀胱、大肠经。 刺猬皮:苦、涩,平。归肾、胃、大肠。 ◆共同点:无补益之功...

  • 第二十五章 收涩药-12018-03-20 19:31:42

    第二十五章 收涩药 ◆含义:收敛固涩,治滑脱证 ◆性能特点: ◇性味:酸、涩,温、平 ◇归经:肺、脾、肾、大肠 ◆功效应用: ◇收敛固涩:滑脱证 ●固表止汗:自汗、盗汗 ●敛肺涩肠:久咳虚喘、久泻、久痢 ●固精缩尿止带: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带下 ◆运...

  • 第二十六章 涌吐药2018-03-20 19:29:12

    第二十六章 涌吐药 ◆含义:促使呕吐,治毒物、宿食、痰涎等 停滞在胃脘或胸膈以上所致病证 ◆性能特点: ◇性味:酸、苦、辛 ◇归经:胃 ◆功效应用: ◇涌吐毒物、宿食、痰涎 ●误食毒物,停留胃中,未被吸收 ●宿食不化,尚未入肠,脘部胀痛 ●痰涎壅盛,...

  • 第二十七章 攻毒杀虫止痒药2018-03-20 19:27:54

    第二十七章 攻毒杀虫止痒药 ◆含义:攻毒杀虫、燥湿止痒 ◆功效应用: ◇攻毒疗疮、杀虫止痒: ●疮痈疔毒,疥癣,湿疹,聤耳,梅毒, 虫蛇咬伤,癌肿等 ◆使用方法: ◇外用为主:研末外敷;香油、茶水调敷; 软膏涂抹;药捻、栓剂; 煎汤洗渍、热敷、浴泡、含漱...

  • 第二十八章 拔毒化腐生肌药2018-03-20 19:26:30

    第二十八章 拔毒化腐生肌药 ◆含义:拔毒化腐、生肌敛疮 ◆功效应用: ◇拔毒化腐生肌:疮疡溃后,脓出不畅 腐肉不去、难生肌愈合 ◇兼解毒明目退翳:目赤肿痛、目生翳膜 ◆使用方法: ◇研末外撒、香油调敷、膏药敷贴、药捻、 点眼、吹喉、滴鼻、滴耳 ◆使用...

  • 山茱萸鉴别和功效2018-03-16 15:24:32

    【山茱萸鉴别】本品粉末红褐色。果皮表皮细胞表面观多角形或类长方形,直径16~30m,垂周壁连珠状增厚,外平周壁颗粒状角质增厚,胞腔含 淡橙黄色物。中果皮细胞橙棕色,多皱缩。草酸钙簇晶少数,直径12~32m.石细胞类方形、卵圆形或长方形,纹孔明显,胞腔...

  • 第四章 解表药2018-03-16 15:23:35

    第四章 解表药 一、本章结构 发散风寒药(辛温解表):麻黄、桂枝、紫苏、生姜、香薷、荆芥、防风、羌活、细辛、白芷、藁本、苍耳子、辛夷 解表药发散风热药(辛凉解表):薄荷、牛蒡子、蝉蜕、桑叶、菊花、蔓荆子、柴胡、升麻、葛根、淡豆豉 二、大纲要求: 1、...

  • 第五章 清热药2018-03-16 15:22:30

    第五章 清热药 一、本章结构: 清热泻火:石膏、知母、芦根、天花粉、淡竹叶、栀子、夏枯草、决明子、谷精草 清热燥湿:黄芩、黄连、黄柏、龙胆、秦皮、苦参、白鲜皮 清热解毒:金银花、连翘、穿心莲、大青叶、板蓝根、青黛、贯众、蒲公英、紫花 清热药地...

  • 第六章 泻下药2018-03-16 15:21:37

    第六章 泻下药 一、本章结构 攻下药:大黄、芒硝、番泻叶、芦荟 泻下药润下药:火麻仁、郁李仁、松子仁 峻下逐水药:甘遂、京大戟、芫花、商陆、牵牛子、巴豆、千金子 二、大纲要求 1.掌握泻下药的性能特点、功效、适应范围、使用注意、分类及各类的性能特点...

  • 首页
  • 上一页
  • 125
  • 126
  • 127
  • 128
  • 129
  • 130
  • 131
  • 132
  • 133
  • 134
  • 135
  • 下一页
  • 末页
  • 3203200